阅读历史 |

第5章 揭开真相(1 / 2)

加入书签

第五章:揭开真相

恒信致远的办公室内,气氛异常紧张。欧盛贸易的“黑幕传言”迅速在行业内发酵,公司不少客户开始来电询问,甚至有两单正在洽谈的业务临时叫停。

“王经理,我们的损失已经开始显现了,再这么下去,会影响长期口碑。”赵经理面露焦急。

王德发重重地将手里的文件扔在桌子上:“这就是他们的目的!这些人就是想搞垮我们,好趁机抢客户!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他目光扫向葛全辉:“小葛,你那边查得怎么样了?”

“有一些发现。”葛全辉将整理好的资料递了过去,“欧盛贸易最近三年内,申请了超过300个商标,覆盖了食品、化妆品、家电等多个行业,明显是典型的商标囤积行为。而且我还发现,他们在去年针对另外两家公司提起过类似的恶意投诉,最终都达成了‘和解’。”

王德发看着资料,眉头越皱越紧:“看来我们只是他们计划中的一个目标。有没有更具体的证据,能直接指向他们恶意竞争?”

“目前还没有直接证据。”葛全辉顿了顿,“不过我查到,欧盛贸易的背后股东中,有一家叫‘天朗咨询’的公司,这家公司和本地几家代理机构关系密切,很可能是牵线者。”

“天朗咨询……”王德发冷笑一声,“果然是他们!这帮人就喜欢干这种见不得光的事。”

就在此时,前台打来电话:“王经理,有位客户来了,说是关于欧盛贸易的事,想见您。”

“客户?”王德发疑惑地起身,“让他进来。”

不一会儿,一个中年男人走进办公室。他穿着一件深灰色外套,面色谨慎,坐下后便开门见山:“王经理,我是昌盛电子的法务负责人张健。最近我们也遇到欧盛贸易的麻烦,他们说我们商标和他们的‘蓝灵’近似,威胁要投诉。”

“又是他们!”王德发握紧了拳头。

“我们早就听说你们恒信致远最近也被他们盯上了。”张健继续说道,“如果有可能,我们想合作对付他们。单凭我们一家企业的力量,很难抗住。”

“张先生,您的意思是,联手一起揭发他们的恶意竞争行为?”葛全辉试探着问。

“没错。他们的手段太卑鄙了,如果不反击,以后行业里谁还能做生意?”张健的语气里满是愤怒。

王德发沉吟片刻:“如果有企业愿意联合起来,我们的确可以把这些案例集中整理,提交给商标局,甚至可以联合向媒体曝光。不过,您那边有更具体的证据吗?”

“我们有几封他们发来的威胁邮件,还保留了电话录音。”张健答道。

“这很重要,能为我们提供很强的支持。”葛全辉眼中一亮。

送走张健后,王德发立刻召集了部门骨干开会。

“现在情况已经很明朗了,”他在白板上写下“欧盛贸易——天朗咨询”几个大字,“我们不能被动挨打,要主动出击。”

“首先,把欧盛贸易过去三年的商标纠纷和投诉案例全部梳理出来,列出他们针对企业采取的恶意行为清单;其次,与受害企业联络,争取联合发声;最后,准备一份完整的报告,提交给商标局和相关监管部门。”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葛全辉身上:“小葛,你负责整理清单和案例,确保没有遗漏。赵经理,你去联系我们信得过的媒体,必要时我们要掌握舆论主动权。”

“明白!”葛全辉和赵经理同时应声。

接下来的几天,葛全辉几乎泡在了公司的资料室。他不仅翻阅了商标局的公开数据库,还通过一些行业内部的渠道,收集了欧盛贸易更多的纠纷信息。

“欧盛贸易不仅是囤积商标这么简单。”他对王德发汇报时说道,“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都是一些即将上市的产品或者重要的品牌,专挑企业急需用商标的时机下手。”

“这是敲诈式的商业行为。”王德发冷哼一声,“把这些整理好,连带他们的股东背景一并提交。”

与此同时,赵经理也传来好消息:“昌盛电子那边已经同意联手,还有一家做日化产品的公司也愿意加入。他们提供了更多关于欧盛贸易的证据。”

恒信致远的团队很快完成了一份详细的报告,内容包括:

欧盛贸易的商标囤积模式:申请大量商标后不实际使用,利用近似商标发起恶意异议。

受害企业案例:多家中小企业因欧盛贸易的行为遭受直接经济损失,并提供了录音、邮件等确凿证据。

股东背景分析:欧盛贸易背后与天朗咨询的关系,疑似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协助进行商标攻击。

这些材料不仅提交到了商标局,还通过行业媒体进行了一次有力的披露。

媒体报道一出,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些受害企业纷纷站出来发声,甚至有律师事务所表示愿意提供法律援助。恒信致远在这场舆论战中,迅速从被动变为主动。

几天后,商标局发布了对欧盛贸易的初步调查结果,认定其存在大量囤积商标且未实际使用的行为,部分商标将面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