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十里桃林(1 / 1)
苏锦瑟心中敬佩,眼神中满是赞赏,赞叹道:“公子心怀大义,实乃英雄。”她越发觉得慕公子与众不同。
慕华年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脸上泛起一丝红晕:“姑娘过奖了。我只是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对了,姑娘方才说会抚琴,不知最擅长哪一曲?”
苏锦瑟回答道:“《高山流水》是我较为拿手的。此曲意境深远,每次弹奏,都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与自然相融。公子可曾听过?”她回想起自己弹奏时的情景,心中满是陶醉。
慕华年微微摇头,眼神带着些许好奇:“我对琴曲了解甚少,但听姑娘这般描述,定是极为美妙。有机会,真想聆听姑娘弹奏一曲。”慕华年想象着苏锦瑟抚琴的优雅模样,心中竟有些期待。
苏锦瑟红着脸,眼神羞涩地说:“若公子有此雅兴,改日可来苏府,我为公子弹奏。”她的心跳不禁加快了几分,既紧张又兴奋。
慕华年欣然答应,眼神明亮:“那我可就期待着了。
苏锦瑟微微顿了顿,目光专注又带着探究地问道:“慕公子,你既研习兵法,可曾有过实战经历?”她想更多地了解慕公子的过往。
慕华年神色一凛,表情严肃地说道:“曾随父亲参与过一些小型的剿匪行动,那些土匪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见之令人发指。亲身经历后,才更觉保家卫国之重要。”慕华年回想起剿匪时的惊险场面,心中仍有波澜。
苏锦瑟面露关切,眉头微皱:“那定是极为凶险,公子可有受伤?”她的心中满是担忧。
慕华年笑着摆摆手,轻松地说:“些许擦伤罢了,不足挂齿。与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相比,实在算不得什么。苏姑娘,你在府中抚琴吟诗,可曾想过外面的世界?”慕华年看着苏锦瑟,觉得她似乎被深闺束缚,有些好奇她的想法。
苏锦瑟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无奈:“我虽身处深闺,却也听闻百姓疾苦。常想自己若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就好了,可又不知从何做起。”她心中有些惆怅,空有一腔热情却难以施展。
慕华年看着她,目光中带着一丝赞许与鼓励:“姑娘有此善念,已是难得。其实,姑娘以自身言行影响身边之人,传播善意与美好,也是一种贡献。”慕华年觉得苏锦瑟有这份心就已经很不错了。
苏锦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眼神变得坚定:“公子说得有理。我日后定会更加用心。公子在强身健体之时,可有什么特别的训练之法?”她想从慕公子那里学到些不同的东西。
慕华年兴致勃勃地介绍,脸上洋溢着热情:“我常于山林间奔跑,锻炼耐力与敏捷。也会与师兄弟切磋武艺,互相砥砺。苏姑娘,你在吟诗作画时,可有最欣赏的诗人或画家?”
苏锦瑟眼睛一亮,兴奋地说:“我极爱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悠远。画家的话,我对吴道子的画作颇为倾心,其笔下人物,神韵灵动。公子呢?”她急切地想知道慕公子的喜好。
慕华年回答,眼神中透着钦佩:“我对李白的豪放洒脱颇为钦佩,读其诗,仿若能感受到那不羁的才情与广阔的胸怀。至于画家,我欣赏顾恺之,他的画作细腻且富有深意。”
苏锦瑟笑道:“看来公子对诗词书画亦有独到见解。”
慕华年也笑了,脸上带着些许谦逊:“略知一二,与姑娘相比,自是不及。苏姑娘,你抚琴之时,可有什么特别的感悟?”
苏锦瑟微微闭眼,仿佛沉浸在回忆中,脸上浮现出陶醉的神情:“每一次抚琴,都像是在与自己对话,与古人交流。琴音能传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或喜或悲,或忧或乐。公子在读书时,可有哪本书令你印象深刻?”
慕华年认真地说:“《孙子兵法》让我受益匪浅,其中的谋略与智慧,无论是在战场还是生活中,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苏姑娘,你与闺中好友相处,可有什么趣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