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章 继续休整(6 / 7)

加入书签

一位魁梧大汉也喊道:“俺没什么文化,但俺身体强壮,能打能跑,若遇危险定能全身而退,俺也想试试。”

登记士兵将情况一一记录,呈报给朱棣。朱棣亲自面试这些报名者,他看着那年轻书生问道:“你既为书生,为何愿投身这危险之事?”

书生恭敬地回答:“殿下,小生久仰您的威名与抱负,如今这天下大乱,朝廷腐败,唯有殿下能救百姓于水火。小生愿凭自己的智谋,为殿下成就大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朱棣满意地点点头,又转向大汉:“你不怕被朝廷发现,丢了性命?”

大汉哈哈一笑:“殿下,俺这条命本就是在乱世中捡来的,若能为殿下做事,死得其所。”

经过一番筛选,朱棣选定了数人。他对这些即将成为探子的人说道:“你们此去朝廷控制之地,危险重重。但你们肩负着我燕宁联军的希望,务必小心谨慎。若能成功获取情报,本王定当重赏,若不幸被擒,本王也不会亏待你们的家人。”

探子们齐声高呼:“愿为殿下肝脑涂地!”

接着,朱棣又来到城防处,视察城防加固情况。守城将领迎上来行礼:“殿下,我等按照您的吩咐,正在加厚城墙,增设瞭望塔与投石机等防御器械,但城中物资有限,有些材料短缺。”

朱棣眉头一皱:“物资之事本王会尽快解决。城防乃我军根基,不容有失。在材料未补齐之前,可先调整防御布局,将重点放在关键位置,同时组织士兵日夜巡逻,不可有丝毫懈怠。”

“是,殿下。” 守城将领领命而去。

朱棣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心中暗自思量:朝廷的下一次进攻不知何时到来,但燕宁联军必须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做好万全准备,无论是地道的利用,还是情报的获取,亦或是城防的巩固,都将是决定未来战局胜负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城中也在发生着什么。

在城中的集市上,百姓们正忙碌地为生活奔波着。卖菜的阿婆正与一位顾客讨价还价:“大娘,这菜都是我自家种的,新鲜得很,您就多给几个铜板吧。” 顾客却摇摇头:“阿婆,这兵荒马乱的,大家都不容易,您就便宜点。”

不远处,几个孩童在巷子里追逐嬉戏,口中喊着:“燕宁联军必胜!” 他们的母亲在后面笑着叮嘱:“别跑太远,小心摔着。”

而在城中的学堂里,教书先生正手持书卷,严肃地对学生们说道:“如今燕宁联军与朝廷战事胶着,你们更要努力读书,日后或可为燕王殿下出谋划策,或能在这乱世中保一方安宁。” 学生们纷纷点头,其中一个少年站起来问道:“先生,燕王殿下真的能打败朝廷吗?” 先生微微一笑:“燕王殿下心怀天下,且燕宁联军纪律严明,深得百姓拥护,若能持续发展,胜负亦未可知。”

在燕宁联军的兵营中,士兵们也没有闲着。一些士兵正在擦拭武器,相互交谈着。“上次那一战可真是凶险,多亏了燕王殿下指挥有方,我们才击退了朝廷军队。”“是啊,不过朝廷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得加紧训练。” 另一个士兵则笑着说:“怕什么,只要我们跟着燕王殿下,就没什么好怕的。”

城中的医馆里,军医们正忙着为受伤的士兵和患病的百姓诊治。一位军医一边为士兵包扎伤口,一边安慰道:“兄弟,你这伤不碍事,好好休养几日便会痊愈。” 士兵感激地说:“多谢军医,我还想早日回到战场,为燕王殿下杀敌呢。”

在城中的纺织工坊里,织娘们正忙碌地穿梭于织机之间,梭子飞快地来回滑动,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一位年长的织娘一边熟练地操作着,一边对身旁年轻的学徒说道:“如今燕宁联军与朝廷战事未休,咱们这些工坊可得加把劲,多织些布帛,好为将士们做衣裳,让他们在战场上能抵御风寒。” 年轻学徒用力地点点头:“师傅,我明白,我会努力学,尽快多分担些。”

而在城门口,守卫们正认真地检查着进出的人员与车辆。一名守卫拦住了一位行色匆匆的商人:“站住!你这车上装的是什么?从哪来,要到哪去?” 商人赶忙赔笑:“军爷,小的这车上装的是些日用杂货,从邻镇来,想去城中贩卖。小的听闻广陵城如今虽有战事,但燕王殿下治理有方,百姓生活还算安稳,所以想来做点小生意。” 守卫仔细检查了一番货物,确认无误后才放行:“进去吧,在城中莫要生事,遵守规矩。”

城中的练武场上,新兵们正在教头的带领下刻苦训练。“你们这些新兵蛋子,别以为进了燕宁联军就高枕无忧了!战场上刀枪无眼,只有把本事练到家,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为燕宁联军争光!” 教头大声呵斥着,手中的长棍不时地指点着新兵们的动作。新兵们个个汗流浃背,但眼神中都透着坚毅,其中一个大声喊道:“教头,我们不怕吃苦,一定好好练,将来像那些老将士一样英勇杀敌!”

在燕宁联军的情报站里,情报人员们正紧张地收集、整理着各方传来的消息。一个负责情报传递的小兵匆匆跑进屋内:“大人,有消息称朝廷在东边集结了一批新军,似乎正在进行特殊训练,具体情况还不清楚。” 情报站的负责人皱起眉头,心中思索着:“这朝廷又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