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朝廷又来了(3 / 6)
,末将觉得可从其兵力薄弱的衔接处入手,派出精锐骑兵进行冲击,打乱其阵型节奏。但这只是初步设想,还需进一步验证。”
这时,负责情报收集的一名士兵跑来:“殿下,情报员冒死传信,他们发现朝廷新军在训练此阵时,会有一支特殊的小队负责在阵中灵活调度,似乎是整个阵法的关键所在。”
朱棣眼睛一亮:“这定是那阵眼的关键部分。若能先歼灭这支小队,或许就能破阵。但如何在混战中精准找到并击破他们,是个难题。”
谋士刘基抚须说道:“殿下,可挑选军中箭术高超、眼神敏锐之士,组成暗杀小队。待两军交战,他们隐藏于暗处,伺机而动,专门针对那支特殊小队。”
一位老将却提出异议:“刘先生,这虽有几分道理,但战场上变数太多,暗杀小队能否成功接近目标难以保证。老臣认为,可采用声东击西之策,先在一处佯装大规模进攻,吸引朝廷新军主力,再派奇兵绕道从侧面突袭那支特殊小队。”
朱棣听着众人的讨论,心中权衡利弊:“诸位的计策皆有可取之处。本王觉得可将二者结合,先以小股部队在多处进行骚扰佯攻,使朝廷新军疲于应对,分散他们对那支特殊小队的保护。然后再派出精锐骑兵和暗杀小队同时行动,骑兵制造混乱,暗杀小队趁乱直取目标。”
将领们纷纷点头赞同。
就在此时,又有探子来报:“殿下,朝廷新军有动向,似乎正在朝广陵城进发,预计三日之内可到达。”
朱棣神色一凛:“传令下去,全军进入备战状态。按照既定计划,继续完善对‘天罗地网阵’的破解之策,同时加强城防,准备迎接朝廷新军的到来。本王要让朝廷知道,燕宁联军绝非轻易可欺!”“遵命,殿下!” 众将领齐声高呼,随后各自奔赴岗位。城中迅速被紧张的备战氛围所笼罩,士兵们日夜加紧训练,喊杀声震天动地。
在城墙上,守将陈风指挥着士兵们搬运巨石、滚木,加固防御工事。“都给我打起精神来,这一战关乎我们所有人的生死,绝不能有丝毫懈怠!” 他眼神坚毅地扫视着每一个士兵。
“将军放心,我们誓死守卫广陵城!” 士兵们齐声呐喊,士气高昂。
与此同时,燕宁联军的工匠们也在争分夺秒地打造各种武器和防御器械。铁匠铺中,炉火熊熊燃烧,铁匠们挥舞着铁锤,叮叮当当地打造着锋利的刀剑和坚固的铠甲。
“这一批刀剑一定要保证质量,这可是兄弟们在战场上的保命家伙!” 铁匠师傅对徒弟们叮嘱道。
“师傅,我们知道,一定不会马虎!” 徒弟们额头上满是汗珠,却丝毫不敢停歇。
而在城中的一个秘密据点里,由神箭手和轻功高手组成的暗杀小队正在进行着最后的训练和部署。队长林羽对队员们说道:“我们的任务艰巨且危险,一旦上了战场,要在混乱中精准找到目标并一击必杀。记住,我们是这场战斗的关键奇兵,绝不能失手!”
“队长,我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定不负殿下所托!” 队员们目光坚定,充满了决绝。
情报站也没有闲着,情报人员们继续密切关注着朝廷新军的一举一动,不断将最新消息传回来。
“大人,朝廷新军已行至五十里外,他们行军速度较快,但阵型保持得十分严谨。” 情报员匆匆汇报。
朱棣听后,再次召集将领们商议:“看来朝廷新军来势汹汹,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各部队之间的配合要天衣无缝,一旦战斗打响,要迅速按照计划行动。”
“殿下,末将建议在城外设下一些陷阱和伏兵,延缓朝廷新军的进攻速度,为我们在城中的部署争取更多时间。” 一位将领提议道。
“此计甚好,就由你带领一队士兵前去布置。但要注意隐蔽,不要被敌军提前察觉。” 朱棣点头应允。
随着朝廷新军的逐渐逼近,广陵城的气氛愈发凝重。百姓们也纷纷自发地组织起来,为士兵们送水送饭,照顾伤员。
一位大娘拉着一位士兵的手说道:“孩子,你一定要平安归来啊。我们都在等着你们打赢这场仗。”
“大娘,您放心,我们一定会胜利的!” 士兵感动地回答。
终于,朝廷新军的身影出现在了广陵城外的原野上,他们列阵整齐,气势磅礴,犹如一片乌云压境。朱棣登上城楼,俯瞰着敌军,心中暗自盘算着这场生死较量的每一个步骤,不想出差错。
朱棣站在城楼之上,身旁众将领环伺。赵刚望着城外的朝廷新军,沉声道:“殿下,敌军来势汹汹,不过我观其阵,虽严整却似有呆板之处,或许可先以小股精锐骑兵从侧翼骚扰试探,打乱其节奏。”
朱棣微微点头:“赵将军此计可行,但需谨慎挑选骑兵,务必做到进退自如。” 说罢,转头看向负责指挥弩机的将领王猛,“王将军,弩机准备得如何?”
王猛抱拳回道:“殿下,弩机皆已调试完毕,且弩箭充足,只待殿下一声令下,便可给敌军迎头痛击。”
此时,朝廷新军阵中,一员大将纵马而出,高声喝道:“城上的燕宁叛军听着,速速投降,否则大军压境,玉石俱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