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章 武将不缺,保佑抽个文臣出来!(3 / 9)

加入书签

,我可不能在这里待的太久,免得受人口舌。”

在他的语言暗示时间可不多的情况下,太后撇撇嘴白他一眼。

不久之后。

平静的湖面上忽然荡起了一圈涟漪。

吱吱悠悠,船只缓缓随风飘到湖中央,到太阳落山,皓月当空,满天星辰时才平静了下来。

说着担心留待太久,董天实则过了一夜,天亮之后才和太后前后离开。

他回到了府上,正逢李儒从董卓的庭院处走出来。

李儒见到董天,顿时眼神一亮,拱了拱手。

“公子!”

“嗯。”

董天微微颔首算是打过了招呼,正要离去却被李儒给拦住了。

“在下有一事要与公子商议。”

“是关于一十八路诸侯的事。”

“十八路诸侯?”

董天看着李儒,带着一丝疑惑。

一直以来,他都是只管打仗,出征。

其余的政事可不归他管。

那是董卓的事。

李儒笑着解释道:“公子,你有所不知。”

“今日,在下一早便来找主公商议此事,却直接被主公告知不见。”

“有事就直接找公子你商议即可。”

“???”

董天一头黑线,十分无语,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如果董卓不管,他自然不可能不插手。

这就意味这……麻烦事多了。

见过坑爹的,这坑儿子是怎么回事……

“公子,你看……”

李儒脸上带笑。

看出了董天不想管,又不能不管。

内心大喜,有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

这么多年来,终于有人能体会到他的感受了!

董天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也罢也罢!

反正总会有这么一天的。

提前接手也没什么不好。

董卓劳累、用命拼搏了大半生,也是时候想享清福了。

怪不得要直接将他推到镇国大将军的高位上,没有这个高位怎么名正言顺地接班。

老谋深算,果真是姜的还是老的辣!

董天带着李儒来到议事厅,问道:“说说吧,十八路诸侯怎么了?”

李儒拱了拱手,一只手抚着下巴上的一小撮胡须道:“自公子击退这一十八路诸侯联军之后,各路诸侯都返回了各自的地盘图谋发展。”

“正如之前预料的那般,各个诸侯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些许矛盾,”

“可是,事情并未向着我们预想的那般发展。”

“哦?”

董天眼神一闪。

李儒解释道:“随着我们的势力越来越大,一十八路诸侯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只要我们一日强盛,他们就会抱团取暖,就算有争执也会压下,暂且搁置下来。”

“要想让他们按照预想的那般发展,就需要在他们的中间加一把火,让他们燃起来。”

董天沉吟道:“先生莫不是想用合纵连横,远交近攻之策?”

合纵连横,远交近攻是数百年前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军事策略。

在当时的战国七雄之中,秦国势力最强,是东方六国的大敌。

于是六国密谋合力抵抗强秦,称为合纵。

而秦国则利用远交近攻的手段,分化、离间六国,最终完成一统。

如今天下纷争,群雄并起。

一十八路诸侯联合对抗他们西凉军,像极了当年六国合纵对秦。

所以,董天下意识地便想起了这一计策。

“公子高见!这正是李儒所想。”

李儒微微颔首,嘴角带笑,目露赞赏之色。

若面对的是董卓,少不得又要解释一番。

与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不用多废话,稍微提及一点对方就能很快反应过来。

公子天纵之姿,惊才绝艳。

一身武艺当世无人能敌,在计谋方面竟然也有如此见地。

未来可期,未来可期啊!

他略微顿了顿,轻笑道:“一十八路诸侯中,本就矛盾深重。”

“当时在酸枣会盟时尚且离心离德,各怀鬼胎,如今所谓的结盟就更不堪一击了。”

“只是迫于压力才没有翻脸,如今我们只需略施小计,便可让他们的联盟快速分崩离析。”

“到那时,就是我们便马踏中原,建造伟业。”

“先生打算如何?”

董天问道。

他知道,李儒有大才,厉害到要超乎所有人的预料。

在历史上,董卓从西凉崛起,再到称霸朝堂,一度成为天下最为强大的诸侯。

这背后几乎全部都是李儒的谋划。

其能力可见一斑。

若不是董卓后期沉迷酒色,不理世事,还做出了许多糊涂事,中了王允的奸计,导致西凉军势力迅速崩溃。

李儒这个名字必定会更加响亮。

所以,李儒提出来的意见,他很重视。

李儒笑而不语,过了片刻,问道:“公子,你以为在一十八路诸侯之中,哪几位势力最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