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夸张的战损(1 / 2)
冲垮第一道岸防阵地后,萨尔贡军队的几支先头部队跨越数个当地人的聚居地,直冲机场和一号炮台区。
当地的基尼亚人无奈的看着希之翼人从眼前跑路,又看到萨尔贡人从眼前飘过,对于他们来说,这场战争十分奇妙。
三个小时前,基尼亚人看到3000名萨尔贡士兵追着一万哥伦比亚人跑。
一个小时后,他们看到1000萨卡兹人撵着5000萨尔贡人跑。
到了现在,2000个萨卡兹士兵又被上万萨尔贡人追着跑……
基尼亚人似乎从中参悟了某种神秘的数学不等式。
从当地人的视角来看,这场战争就是两边的泰拉强盗分赃不均,在他们家里大打出手的故事,充满了不公与邪恶。
虽然这些泰拉人的战争都如同神仙打架一样。
他们委屈的发现,自己没有力量夺回家园,也没有其他愿意帮助他们的人,这片他们居住了上千年的土地,仿佛突然就不欢迎他们了。
在几场小规模交火结束之际,由于失去制空权的缘故,希之翼部队选择逐步后退,在收缩了五公里的防线后,在卡娜公路沿线铺设了超过15000枚地雷,部署了105毫米滑膛炮及机枪掩体。
几千人分散的布置在20公里的防御地带的两侧,北斯特兰集团军仍然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参谋团,应对这种紧急情况沉着冷静,在指挥层这一点上李澄还是没有抠门的。
斯维尔跟参谋长们紧密沟通,决定说:“只要扼守住卡娜与捷斯通两地附近的交通要道,我们把敌人的坦克挡在外面。”
“如果南部湾能守住一到两块核心阵地,我们就不算失败。”
拉普兰德眉头紧皱,她怎么都想不明白这种情况下要怎么死咬不放,担心道:“这样下去我们会被包围的,你确定要冒这个险?”
斯维尔点点头狠下心来,现在不拼命还什么时候拼命,难道要等到丢了机场去新地州打游击吗?
于是,希之翼部队拿出了死战不退的架势,与登陆的萨尔贡部队正面交战,同时掩护左右两翼正在撤退的哥伦比亚守军。
6月7日,在几个步兵被地雷炸死后,萨尔贡步兵意识到前面存在一个庞大的死亡地带,他们放弃了直面雷区,选择从公路沿线的高地前进,试图绕行。
希之翼步兵在这里巩固了阵线,萨军冲击失败,有超过30门野战炮在不遗余力的支援步兵,遭遇猛烈轰炸的萨军又在三个小时的战斗后撤回了出发地。
气急败坏的前线长官呼叫了空袭,但对于分散的萨卡兹军队伤害有限,一些空军难以在新大陆的密林中辨别参照物,以至于迷失方向的飞蛇轰炸机甚至把炸弹投到了原始丛林中。
在地面战遭遇挫折后,萨尔贡军队放缓了前进的节奏,打算慢慢用坦克挨个阵地碾过去。
唐纳尔观察了前沿阵地,没说太多事情,示意步兵开始原地挖掘,到了这个时候挖坑是一项步兵的基本功。
战壕挖的越深,就意味着士兵们在狂轰滥炸下的生还率越高,毕竟平地上被弹雨袭击基本上不会有幸存的可能,于是没有人有任何抱怨,迅速拿着铁锹开始原地刨坑。
在火力饱和战争下,双方都有充足的弹药进行覆盖,高机动性的空军也可以在任何位置发起袭击,因此战壕和散兵坑就成了步兵保命的最后手段。
6月8日和6月9日的战斗都很激烈,W彻夜不休的记录了她看到的情况,以便于汇报给集团军司令部。
“火炮轰炸的位置有偏差,让观察员去修正了吗?”
W语气严肃,在望远镜内注视着焦灼的前线,敌人的轰炸已经开始了,他们挖掘的第一道阵地炮火重重。
唐纳尔正在闷头搅拌着自己的果酱,午餐被萨尔贡人的进攻搅乱了,这让他郁闷不已。
W看着他,唐纳尔只好抬头解释说,“这是因为敌军的火炮扼住了推进方向,我们没办法把炮火继续向前延伸。”
“敌人的160和203毫米火炮数量更多,看起来威力也要更恐怖一些。”他的语气心悸不已。
W撇撇嘴,对这话不太赞同,有的时候火炮口径并不一定完全决定威力,这完全是一种技术不够火炮来凑的无奈办法。
虽然通常来说,口径越大的炮弹意味着更多的装药量,也意味着爆炸后源石污染的范围越大,但大口径火炮的缺点在于运输和补给,日常维护也更加困难,更不用提操作上的麻烦了。
这完全是为了弥补炮管耐性及膛压的不足,只好使用更粗的炮管,萨尔贡的203毫米口径榴弹炮,在实战中的火力约等于希之翼155毫米火炮。
这也是为什么地球上的现代火炮比起二战时期实际上口径还有所缩小的原因,往往评价一种武器的实战能力,存在有多个因素,不只是单纯衡量某个方向。武器是要配合战术和适合的情况,才能发挥作用的。
就比如华而不实的陆行舰在平原地带,面对坦克歼击车的围攻时,宛如傻大黑粗的法国坦克,永远不能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被各个方向的大炮砸成傻子。并不一定能表现出优势,很容易出现故障乃至瘫痪,对于损管来说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