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五十章 马斯克的危机感(4 / 6)

加入书签

因此各大汽车厂商也是各显神通,陆续从不同的渠道里弄来了海蓝e,随后送进了实验室里进行各种测试。

实际测试的过程里自然也引起了一番惊叹,他们发现海蓝e搭载的高级辅助驾驶功能,甚至比海蓝汽车在宣传中能做到的更夸张!

在任何海蓝汽车的官方口径里,海蓝汽车的高级辅助驾驶功能,都是属于辅助驾驶功能,不是自动驾驶,任何宣传乃是使用说明书里,都会提示乃至警告用户,驾驶过程里不得完全依赖辅助驾驶功能技术。

并且最近智云科技的智能研究院下属的无人车项目组,对外发布了一份无人驾驶的分级标准。

提出来了0、1、2、3、4、5一共五级标准。

0就是完全人工控制的车辆。

1就是非常有限的辅助驾驶功能,但是全程依旧需要用户进行操控汽车。

2是提供一定程度的辅助驾驶功能,系统能够在路况良好的情况下操控车辆进行基本的操作,但是在比较复杂的了路况下需要驾驶人操作,并在辅助驾驶阶段里随时关注路况,以随时接管车辆。

3则是更高级别的辅助驾驶,能够在大部分路况下操控车辆,但依旧需要驾驶员关注道路情况并随时接管车辆。

4则是高度自动技术,系统可以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实现自动驾驶,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需要人类接管车辆。

5,完全自动驾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进行自动驾驶,完全不需要人类驾驶员介入。

智云科技里的无人车研发项目组,其研发目标就是4级别的无人车辆,并期望在远期里实现5级别的完全自动驾驶。

按照这一自动驾驶车辆的分级,海蓝汽车在宣传里,自称是2+级别的辅助驾驶。

为了避免法律风险,海蓝汽车是坚决不承认自己的是自动驾驶系统,而是只承认‘自动辅助驾驶系统’。

一开始很多人以为也就这样了,但是真当这些汽车厂商进行了更加复杂的模拟测试的时候,他们发现,海蓝e上的高级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已经能够在大部分道路情况下实现自动驾驶。

只有在车况比较复杂的城市道路里显得比较傻。

按照这么来看,这个海蓝e的高级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的分级标准,是完全能够达到3的。

而这一点让很多汽车厂商看了都沉默了……他们甚至连原理,技术路线都搞不懂。

当然,也不是说什么都不知道,多少还是知道海蓝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是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然而人工智能是怎么自动驾驶功能的,甚至人工智能的技术原理是什么,走什么技术路线,他们依旧一头雾水。

别说他们了,其实就连海蓝汽车内部的工程师也没搞懂。

这一套系统,是智云科技旗下智能研究院下属的无人车项目组搞出来的,只是和海蓝汽车达成了合作协议,提供给海蓝汽车使用而已。

海蓝汽车拿到的都是一整套做好的系统,海蓝汽车只需要根据系统提供的外部接口进行后续的调整,根据成本搭配激光雷达或摄像头,红外感应器等诸多感应器就行了。

至于系统里到底封装了什么样的人工智能,其实他们也搞不清楚,人家智云科技方面的人根本就不说。

人工智能技术,自从去年正式对外公布后,一直都是智云科技最为核心的企业机密,从来都不曾对外公布过任何的技术细节,只对外公布已经封装好的终端人工智能产品,比如智能终端搭载的语音助手,海蓝汽车搭载的自动驾驶技术。

连芯片都是他们直接提供的!

而涉及到人工智能的东西,各大汽车厂商看了都得抓瞎!

然后就有其他的汽车厂商跑到智云科技里,也试图获得这一套自动辅助驾驶技术,然后用在自家的电动车上。

一开始,人们以为智云科技方面会直接拒绝,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智云科技方面对此并没有一口回绝,反而是表示可以考虑。

但是要想获得这一套系统,那么就需要通过智云科技方面非常严苛的各种审查。

然而这几家汽车厂商还没有高兴太久呢,他们就发现智云科技方面根本公布审查标准,你问,人家也不正面回答,反正只是审查……至于标准是什么,你问我,我也不知道啊。

当然,这只是糊弄外人的说法,实际情况是国外车企是别指望了,这都不是智云科技愿不愿意出售自动驾驶系统的问题,而是人工智能技术是属于限制出口技术。

哪怕只是单纯卖封装好的自动驾驶技术也是不行的。

一票人还指望着靠这自动驾驶来拉动国产汽车产业链呢,哪能让你轻易出售给那些国际汽车厂商啊。

而国内车企的话,合资厂商也别指望了,同样受到了限制……当然,明面上的限制是没有的,但还是不卖给你。

人工智能框架下的自动辅助驾驶技术太敏感,太重要,其实上头给的限制非常大,不是智云想要卖就能卖的。

纯国产车企的话倒是没限制,但是徐申学个人也不愿意现在就能放开啊!

至于什么情况下徐申学才给你使用这套自动驾驶标准……首先第一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