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卷 第16章 治沙和致富(1 / 2)

加入书签

“大鹏,你骑着单位上的摩托车,老停在我家门口影响可不好,你快去巡逻吧,我和张胜利给我爸做饭就行了!”

周玲委婉地下了逐客令。

“我...”刘大鹏了愣了一下,挠了挠后脑勺道,“我妈说了让我帮你做饭,要是我回去...她又该骂我了。

“你还真是个听话的好娃娃!”周玲不屑地撇了撇嘴,“你都门头高的汉子了,还像个娃娃一样,对你妈言听计从啊?”

“我...”

刘大鹏顿时红了脸,愣在当地,走也不是,站也不是。

一边的张胜利便打圆场道:“就让刘警官和我们一起做饭吧,他中午也得吃饭,一起吃了再让他去上班。”

“就是就是,我今天也没地方吃饭,我爸我妈都加班的呢!”

刘大鹏见张胜利给他找了台阶下,就感激地朝张胜利笑了笑。

“好吧...”

周玲不好再赶刘大鹏走,只得带他和张胜利一起进了家,来到了院子一角的伙房里。

“大鹏,你先剥葱,我和张胜利去看看我爸他们今天几个人吃饭。”

周玲吩咐了一句刘大鹏,就拉着张胜利来到了上房门口。

就听见周云在上房里,和几个人在说话。

“我去下面的乡镇蹲点了这么久,发现我们沙城县现在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治沙,一个是致富...”

周云说道:“沙城县三面被沙漠包围,这些年沙进人退,沙尘暴越来越频繁,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峻,如果再不下大力气治沙,我们沙城县就被沙子埋掉了,这个问题,想必大家都很清楚!”

“治沙是我们沙城县头等大事,谁都知道呢!要是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合拢,我们沙城县就不复存在了!”

“一部沙城志,半部治沙史啊,我们沙城县从先人手里,就从来没有放松过治沙呢!”

“要是在我们手里让沙子把沙城县埋掉,我们上愧先人,下亏子孙呢!”

几个人纷纷点头。

“再一个就是致富...”

周云又说道:“从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改革开放已经十年了,虽然包产到户后,我们沙城县的老百姓吃饱穿暖了,可日子还过得紧巴巴的...

有些孩子多的农村人家,甚至因为家庭条件差,不得不让孩子辍学,这是我们干部的失职啊!

我想来想去,还是乡亲们思想没有转变过来,种的农作物品种单一,经济效益太低...

比如腾格里沙漠边的青湖乡,大多是沙地和盐碱地,乡亲们还是按以前的老哈数种麦子,产量不高,只够自己口粮,几乎没有经济效益...

我们要是想办法让乡亲们解放思想,因地制宜,改种经济作物,肯定能让乡亲们的收入翻倍...

我刚才让你们吃的蜜瓜,就是青湖乡一个小伙子送我的,味道甜得很,种出来应该不愁销路!”

“不错!这蜜瓜甜得都锁嗓子呢,要是种出来,保证能卖上好价钱!”

“青湖乡我知道,那里昼夜温差大,沙地最适合种瓜,肯定行呢!”

“不光是蜜瓜,还有一种籽瓜,现在市场上也紧俏得很,要是能种出来,效益恐怕比蜜瓜都好呢!”

“还有茴香,棉花,葵花...这些经济作物,其他乡镇也能因地制宜地推广...”

几个人又纷纷建言献策。

“行,那你们下去和农科所的同志开个会,抓紧调研,明年先在一部分乡镇推广经济作物试点,要是能行再大力推广!”

周云说道。

门外的周玲听父亲他们的谈话告一段落,这才揭开门帘,带着张胜利进了上房。

就见上房里坐着五六个干部模样的人,围着周云谈论工作。

桌子上放着吃剩的蜜瓜,正是张胜利拿来的。

“啊呀,玲子,几天不见,成大姑娘了!”

“听说你已经在供销社上班了?”

“我们以后可得巴结好玲子,说不定哪天得找她买些紧俏东西呢!”

几个人全都站起来,热情地给周玲打招呼。

“叔叔们就知道拿我开心!”

周玲嘟起嘴嗔笑道:“你们要是再笑话我,今天中午我可就不给你们做饭吃了!”

“你们听听,周玲这上了班就是不一样啊,歪(厉害)得很啊!”

“就是,比苏主任还歪呢!”

“要是将来嫁了人,还不知道多歪呢!”

几个人又打趣起了周玲。

“好啊,你们还越说越来了...”

周玲忍不住红了脸。

“你们就别惯着她了,都把她惯得不成样子了,哪里能嫁得出去?”

周云摆了摆手笑道:“今天大家照旧留下吃饭,尝尝玲子的手艺!”

“周县长,今天苏主任加班,我们就不打扰了,都回去吃吧!”

“是啊,往常苏主任在,我们还能厚着脸皮蹭饭,今天苏主任加班,可不好意思叫玲子给我们这么多人做饭!”

“我们这就回吧!”

几个人站起来身,就要告辞。

“你们啥意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