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章 一口气解锁更多建筑!(1 / 2)

加入书签

“建造发电厂*2。”

“是,指挥官,正在建造发电厂,预计20h完成建造。”

“建造军用工厂*5。”

“是,指挥官,正在建造军用工厂,预计30h完成。”

“建造矿石精炼厂。”

“是,指挥官,正在建造矿石精炼厂,预计24h完成。”

“建造兵营*2。”

“是,指挥官,正在建造兵营*2,预计12h完成。”

当柳一一带着陆裕华交给他的一百根大黄鱼回到基地车的那一刻,陆裕华立刻通过脑海开始给基地车下达建造命令。

首先就是发电厂,毕竟生产都离不开电能。

基地车自带的电能随着产能的不断增加,早已经快要抵达极限。

所以当务之急,发电厂必须要造。

电是一切生产的前提。

同时,一座发电厂可以提供一百万千瓦的电能。

多么?

看着还挺多!

实际上并不多。

首先兵营运转就需要五万千瓦电能,其次生产士兵也需要电能。

例如生产一名动员兵需要一百千瓦电能。

生产一组国民掷弹兵则需要一千瓦电能。

至于其他兵种,对电能的需求也是不等。

对于兵营生产需要电能,陆裕华提出自己的疑惑,扣除的五万电能去哪了?

系统也给出了解释,五万千瓦的电能只能保证基地的正常运转,额外的生产任务是需要电能支持的。

随后陆裕华又询问是不是所有建筑的生产都需要电能支持,包括采矿,提炼等等?

系统给出的答案,是的。

这让陆裕华一阵无语,这么麻烦。

不仅需要电能,而且还需要时间。

没错!

按照兵营的生产要求,一名动员兵的生产需要6分钟。

一组国民掷弹兵的生产需要1个小时。

也就是说一座军营一天二十四小时,全力生产动员兵,能够生产240名动员,相当于一个加强连。

全力生产国民掷弹兵组则一天只能生产24组,共计144名战士,相当于一个连。

但是国民掷弹兵组的战斗力远超动员兵。

相应的电能需求也很大。

除了这些以外,军民工厂的生产也是需要电能。

军用工厂按照一组一百支的规模进行生产,需求的电能也是不一样。

手枪最低,火炮最高。

当然子弹也是需要电能。

而且一座军用工厂的生产线也是有限制的,只有五条生产线。

意味着,如果想要扩大产能,陆裕华必须想办法增加工厂数量。

那种一秒就完成生产的,根本没有。

这让陆裕华火速暴兵的想法破灭了。

“不用猜了,肯定是吸收了钢铁雄心的生产要求。”陆裕华立刻就明白,这是吸收了钢铁雄心的核心精髓。

军民工厂的数量多少,决定你的武器生产速度与储备。

好在他放出去的话是两天后。

时间还算充裕,更重要的是,先前生产的武器装备已经完成生产,只要让人运过来就行。

至于数量远远达不到别人的要求?

这不是问题,只要再给他两天时间就够了。

而且那些人看到第一批武器之后,就不会怀疑他能不能拿出来这么多武器装备。

现在唯一头疼的就是钱够不够。

一百根大黄鱼看似很多,实际上并不多。

按照这个时候的黄金比率。(只以基地车所在地为参考,不以国际金价,否则黄金价值太低。)

一两黄金差不多相当于2100块法币。

此兑换比率是参考1940年12月黄金的市价为每两2400元(法币)。

而1935年规定一块法币等于一块大洋。

也就是说名义上一两黄金等于两千块大洋。

实际使用,当然不能这么算。

因为战争爆发已经三年,物价飙升,已经不能按照战前的物价来算。

按照1942年的法币与大洋的兑换比率,那时候是一块大洋等于四点五块法币。

这个时候可以参考一块大洋等于三块法币。

也就是说一两黄金等于七百块大洋。

一根大黄鱼是十两重,等于七千块大洋。

一百根就是七十万大洋。

要知道这可只是三成定金啊。

还有七成尾款呢。

也就是说,这一次的军火交易至少能赚好几百万大洋。

原本陆裕华还在苦恼,怎样才能凑齐一个团的士兵。

现在看来,不过是分分钟的事。

想到这,陆裕华的嘴角微微上扬。

当然,挣得多,花的也多。

就这么一会十几万大洋没了。

这还没算上武器装备的生产。

只能说花钱如流水。

除了军用工厂,这一次民用工厂也开始生产后勤装备。

比如,兵工铲,军装,被服,军靴,水壶,防毒面具,钢盔等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