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一)(1 / 2)
第30章奔流(一)
林宣惦记着林府上下,半夜三更才睡,困得很,第二日便见床头杵着一个说熟也熟,说不熟也不熟的人。
薛姨妈含笑望着她。
不过刚刚辰时,她垂下眼皮,见女儿用捂子捂着他的小腹,睡得大汗淋漓,见怪不怪地说:“可是好些了?”
月事一来,就折磨人。
鎏金博山炉的沉水香极静,林宣调整了下姿态,简明扼要地说:“还行。”薛姨妈发现姑娘有几分古怪。
她连脸上的笑也少几分,表情轻轻淡淡的,衬得画一般的模样都疏离起来,不声不响的。
和林府大小猫两三只不同,贾府家大业大,每日的“朝食”要聚在一起吃,薛姑娘一家暂居在梨香院,以角门连接二房的居所。因此,偶尔陪府内的老太君吃饭,以亲戚身份迎来送往,见一干仆从,都是必不可少的。
铜镜里倒映出一张青涩,但不失轻盈柔美的面庞,林宣对着“自己"的脸发了一会儿呆,欣赏了半响,才转过身问:“哥哥呢?”“他早上便从街门溜出去了。"薛姨妈微微皱起眉,轻叹一口气,“说是入京结识了一干子弟,要痛下决心,学做生意,让我这做娘的莫要为难他。”林宣也是看清楚了,薛姑娘这位养尊处优的亲娘压根儿是管不了这个薛蟠。他微微挑起眉,没说话,只是记下这件事。她蒙他的祸受了难,理应报答才是。
“不说他了,待我去请他姨夫约束约束他。"他糊弄般梳洗罢,甫站起身,便见薛姨妈抬起他的手,仔细端量片刻,温声说,“他若状你几分,我便再无可愁的了。”
葵水的疼还是疼,但已经习惯了,林宣勉强忍着,恢复了笑眯眯的神情,心说:高兴太早了。
他哄着薛姨妈从宅子出来,路过小道,便是王夫人的院子。国公府的排场比之林府有过之而无不及,东北角屋檐错落,古玩、珍器琳琅可观。
“姑娘好。“进了王夫人的堂屋,斟茶的丫鬟笑着说,“您今日这发簪倒是新鲜。”
薛姨妈坐王夫人身侧,说些体己话,林宣两眼一抹黑地靠在一侧,支颐懒洋洋地听着,一边喝茶。
这一大院子人,他是一个都不认识。
不过他也有自己的诀窍:丫鬟聊两句,管事的让个座,其他的就甭管了。上首妇人的面庞和薛姨妈有几分肖似,衣着半新不旧,面孔倒和蔼。应该是他妹子的舅母,也是薛姑娘的姨母。王夫人问:"昨日下了雨,宝丫头可着凉?”薛姨妈说:“都是胎里的毒,吃几味药便是了。“旋即压低声音,“可是又被派去巡边了?”
近些时日不知何故,王子腾从京营节度使升任九省统制,奉圣上的亲旨巡边,已调离了京都。
她来京这几日,为宝丫头前程打点,想要选秀,大多要仰赖荣宁二府并其兄王子腾之势。
她看蟠儿是指望不上了。
待疏通些关节,宝丫头少不了游园、集会,认识京中贵女,给小选造势。王夫人也不大清楚,稀里糊涂地说:“是升了外任,说是统管海疆去了,应是擢升的喜事,前几日还差人报了喜呢。”“这是好差事。"薛姨妈闻言一喜,又说,“想是要走个一年两年的。”“这倒是了。“王夫人说,“你若要给王家呈拜帖,这几日便妥当,只是他们家大夫人当家,我也递不上太多话的,需得礼数更周到些才是。”她也清楚这内里的弯弯绕绕。
薛家抵京,暂住在贾府是图地利,荣宁二府昔年也是阔过的,建得离皇城及各郡王府宅都近些。
除此以外,便是亲姊妹相处,能自在些。
她露出点揶揄的笑来:“好在宝丫头是个端方清雅的,怕是想出错也得你来点化。”
一桩心事便告一段落。
薛姨妈直念阿弥陀佛,又叹气:“也有个不省心的。”王夫人笑问:“比之我家那混世魔王如何?”薛姨妈摇头:“有过之而无不及。”
薛家一个,贾家一个。
林家这位纨绔膏粱正垂着一张芙蓉面,安静听着,也不知道三个凑齐,能不能消消乐。
香菱侍奉在薛姨妈身侧,林宣坐了一盏茶的功夫,便朝她招招手,从堂屋出来,自坐在抱厦的炕上。
他连蒙带猜,勉强捋顺了谱系,把八竿子打不着的王家添到亲戚的行列,从主从关系来看,王夫人是摆明的东家。
薛家有求于贾府?
一一是以什么样的理由?
当晚歇下,已经接近三更。
薛宝钗没睡个好觉,醒来时,眼下乌青一片,整理好衣冠,便去请太太贾敏的安。
昨日除黛玉外,贾敏病重,婆子倒是来了一趟,又说了一会儿话,才各自散去,清晨雾重,阿春早早候在廊下,薛宝钗看她半响,叹了口气:“怎么在这里久等?”
阿春低声说:“我无处可去。”
薛宝钗问:“按《大殷律》,收留人家迷失子女,不送官司,自收入户,你可知要如何处罚?”
阿春茫然地看她。
薛宝钗笑着说:“杖八十,徙三年…好姑娘,姑且饶了我,等你的籍贯通了官府,再定夺不迟。”
她是那种不语也要笑三分的性格。
殷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