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7. 梨花梦(二)(1 / 4)

加入书签

原来林宅后方的那片梨园,是庄文周种的。

景象中的故事,好像比方才更早些。

孟姝和扶光看到,在过去几年的日夜里,林宅后方的荒土渐渐露出新芽,长满绿色,继而染上一点粉白,那是梨树欲放的花苞。

而在这片园子之中,有一道身影日日淹没在此。

除了上书塾读书,庄文周最常来的地方,就是这片梨园。

褚镇盛产梅花,人人喜梅孤傲挺拔,以梅自比,可林素文,喜欢梨花。

因为年少京城里,林府门外就种了一棵梨树,那时爹娘常常带她摘花玩耍,也就是在那时候,她爱上了这纯白的花。

可褚镇无梨,庄文周寻遍了小镇,这才从卖花的大娘手中得来了这些良萎不齐的种子。

但我在书香中长大的少年哪会这些,头一回播种时,他等了好久,迟迟不见冒芽,第二次,他便执拗地坐在月光下,将它们筛了一遍又一遍。

昔日嫩芽随着岁月的浇灌,终究长就了满园的雪白。

庄文周带林素文来看,见她不可思议的眼神,他第一次感到这么开心。

在满树梨花下,他从袖中拿出了一只簪子。

这是一枝梨木,他一个人雕刻了好久,这才有了如今木簪的模样。

秀水山间的馥郁春华下,他将一腔炽热的少年心意,小心翼翼地戴在少女髻间。

梨花飘下,与天边青山相映,白色花雾荡起间,两道身影相拥,夕阳落在他们身后,有情人的影子缱绻而缠绵。

光影暗下。

方才扑鼻的梨香似乎仍萦绕在鼻前,孟姝看去,那里哪还有什么梨园的影子,手中的木簪冰凉而孤独,在这匣中不知躺了多久。

“扶光,”她忽地抬眸看向身边青年:“你有没有觉得,我们所见的景象,越来越真实了……”

第一次的狼毫笔,他们只是朦胧间见到女子的身影。

第二次的梨花伞,眼前的景象清晰真实。

第三次的梨木簪,他们仿佛进入了当年的场景,林素文和庄文周就好像活生生地站在他们面前。

在这昏暗静谧的旧屋内,孟姝抬眼看向四周,昨夜恶鬼突袭的惊惧还历历在目,也不知这样愈发真实的景象,是好是坏……

“别怕。”青年的声音低沉而清晰,他就站在她的身后,指尖微动,一抹亮色跃入他的掌中。

刹那间,这屋中的阴霾散去,光亮笼下,照亮了四周。

孟姝惊讶地转过身去,心中的那点恐惧随着光亮的照耀而驱散。

她不由得再次感受到苏素的那句话。

他们的主上,是个面冷心热的人。

夜色越来越深,隐匿在云后的月色照不到这片古色的老宅。

孟姝试遍了屋内其余的物件,可方才那般异象再未出现过。

蓦然间,她抬眸看向被他们推开的房门。

这宅子内,都被岑娘插上了梨花,可唯独这里。

她突然快步跑向屋外,在白墙题诗旁,一朵残败的梨花没了往日的绚烂,风雨模糊了它的轮廓,黯淡无光。

昨夜孟姝就注意到,这诗旁,画有一朵白梨。

江南水墨画,画中梨花山。

山风绻鸟叹,庄周忆素蝶。

“扶光,你觉不觉得,这首诗是庄文周写的?”她抚上题诗,有些斑驳的墨迹在她手下仿佛有了生命,风声拂过,他们好像落入了另一个世界。

眼前景象陡然一转,闺房白墙外,萧瑟的竹叶落下,身着红袍的俊美青年,手握狼毫,红着眼,颓废又温柔地在墙上题字。

明明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可他仍觉得,山风不舍倦鸟,就如同,庄周仍忆素蝶。

孟姝看见青年颓靡地扔下笔墨,黑色的墨迹溅起,染上了他红色锦袍的一角。

他走着,冒着漫天细雨,从林宅,一路越过弯桥,来到了普贤庙。

那日的褚镇没有晴云,细小如针的碎雨拍打在他身上,绯红色长袍上的桂枝被洇湿,金色绣线在雨中湮没了光泽。

庙中普度众生的佛像,正垂眸静静俯视着走来的年轻人,他神情落寞,清隽的眉宇染上悲色,向来挺拔英秀的身姿,此时在青山的映衬下,尤显单薄。

他踉跄地走上状元桥,一路躬腰摸索着,似在找寻什么。

终于,拱桥石缘上的纹路在掌心摩擦,他颤抖着抚了上去,眼里满是悲戚。

庄文周,字莫离,宁武年间,八月十五生人。

孟姝记得,镇上的百姓曾说,褚镇高中的状元,都将按照生辰姓氏刻于桥缘两边拱石上,供后世学子瞻仰敬拜,沾前人的贵气。

而庄文周的名字,就在这状元桥上。

他姿容英丽,头戴金丝冠帽,上头缀有金珠飘带轻扬,一身绯红长袍,内绣四爪蛟龙,腾飞于桂枝之上。

庄文周,已经高中状元了。

他眸中含泪,笑意中带着悲戚,低低地俯下身,将额头轻轻靠向刻有他名字的桥石,滚烫的泪珠顺着他的脸庞,滴落在掌心,炽热的温度灼上心间,闭上眼,皆是女子的一颦一笑。

“文周,我愿你来年金榜题名,春风得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