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西禁矿(2 / 3)
生事端。你也不想想,是老爷享太庙的事重要,还是这个矿区的事重要。 至于买矿奴的事,只要不让人跑出去就行。这事又不是咱们一家做,东边义勇王的矿区不是也在做吗?之前还帮咱们打死了一个逃奴。 这点你可得和东边义勇王的矿区学学。听说他们那边买的还是些匈奴人,这么多年也没见有人逃出来过,也不知道平时是怎么管理的。这贾家和义勇王那边有些关系,他们的矿区今后说不得也要买些匈奴人来。 不说这些,我问你,上半年的税可都报好了?” “已经报了,按每日三万斤报的税,该给的钱也都已经送出去了。” “嗯,这就行,多交一些,别给人留下把柄。” 福齐其实只报了每日一万斤的产量,省下来的三千两则是自己留着用了,不过这事就不必让福贵知道了,毕竟福齐的本事还是学的福贵。 福齐可知道,老头子不仅克扣了每日五万斤煤的税,平时还偷偷往外贩私煤,又拿钱买些矿奴回来当作矿工开工钱。 自己扣的两万斤煤的税钱,比起自己父亲来,可差得远呢。 在福齐看来,哪怕一分钱的税不交,难道工部还会因为这些小事来得罪当朝首辅不成。 至于看管的问题,福齐就更不担心了,这么多年了,没有一个矿奴能活着离开大峪山,就算跑了出去篱墙,也能很快找到将其处置了。 贾蔷一众又去东禁矿去前去拜访只是这次却被拒绝在门外。 门牙说:负责管理的人现在不在矿区,让过些时日再去。 过了几日贾蔷再去时,又推脱道:“前两日不小心感了风寒,再过几日再来。” 贾蔷无奈,只能放弃了去拜访的打算。 老孙头在周边勘探了半个多月,又找出几个可以采煤的地方,贾蔷都一一记录在案。 …… 贾蔷一行人探矿的时候,宁国府里的贾蓉则看着眼前半生的西瓜发呆,旁边负责买瓜的管事瑟瑟发抖,生怕贾蓉把自己撵了出去。 身为一名吃瓜群众,贾蓉对西瓜有着别样的感情,特别是在这炎热的夏天,井水冰镇的西瓜是最经济的解暑方法了。 不过,此时的西瓜没有经历过森田新一和吴明珠两位大魔导师的改良,也没有现代的化肥,产量并不高,皮还很厚,口感也差上不少,加上运费,价钱还不便宜,如今京城里一个瓜要二三百文,比起太祖时期涨了足足三倍。 大夏立国时,禁止海贸,国内铜钱稀缺,一两银子不过换七八百枚铜钱。 而后国库空虚,为了能多收些税,开放了几个沿海的港口进行通商。 到了先帝时,一来各省的关税不一样,主要出口的瓷器、茶叶等物在苏杭地区价钱比起广州地区更为便宜,收到的税也少些。 二来为了防止有些外国商人随意在各地逗留。 下令取消了其余港口,只留纳税最多的广州一处作为通商港口,史称“一口通商”。 又成立了专门管理外国商人的商行“广州十三行”,除广州外,其余诸省督抚皆无权上奏外国事物,接纳外国商人。 而随着大夏海贸的开放,因大夏国内铜的价钱高,售卖得利颇多,霓虹等地的铜不断流入,大夏铸造的铜币过多,到了现在,一两银子已经能换一千五百枚铜钱了。 而京都里的瓜除了贵,最关键的是-卖瓜的不保熟。 贾蓉这就连着开了三个生瓜蛋子,结果还没法,毕竟这东西又不包退。 总不能自已让人赶过去,给那卖瓜的贩子来一刀吧。 自己又不是皇帝,内务府的瓜一两多银子一个,不熟那可真是要吃刀的,而且砍的还不是肚子。 贾蓉有些头大,本来还想着给府里的人一人发个西瓜,当夏天降暑的福利。 改善一下府里众人的态度,毕竟先前几次惩罚太重,现在贾蓉在府里,走到哪里,旁边的人都是小心翼翼的样子,生怕贾蓉将自己也赶出去。 贾蓉本意是看秦可卿和尤氏太过宽容,便想自己唱个黑脸,让秦可卿做红脸。 没想到黑过头了,感觉都快成了一个魔头一样。就想发些福利,来提升一下府里下人对自己的映像。 结果买了一批瓜全是生的,看着一旁抖糠一样的管事,贾蓉也不好怪罪他。 毕竟这时候西瓜价钱较高,不常买的人确实不好分辨生熟,也不能买的时候先劈看看看,而且自己本意就是来收买人心的,再惩处下去,只怕真要传出去什么贾蓉暴虐无道,苛待下人了。 不过作为一个吃瓜群众,贾蓉自然知道不少辨别生熟的办法,让人送了几个瓜过来,挨个拍了一遍,结果听着感觉都差不多。 贾蓉不死心的又拍了一遍,不知道是不是皮太厚,都是“咚咚”的声音,听不太出来有什么区别。 一种方法不行,贾蓉决定换一种方法,让人打了桶水来,将瓜放入水中,果有几个露出水面。 让人将那几个浮出水面的瓜切开,全都是熟的。 贾蓉见状心满意足,这可是内务府买瓜的不传之密,掌握不了这项技术的官员都已经被咔嚓了。 贾蓉让那管事用此法再买一批瓜回来,这次多买些,连西府和贾家族人也送,左右不过多花几十两银子,没必要在这上面节省。 正所谓吃人嘴短,贾蓉这波福利撒下去,东西两府里地位较低的下人们都开始称赞起贾蓉,毕竟管事的吃得起瓜,他们可不一定舍得吃。 西府的老太太和贾政也很高兴,老太太是高兴贾蓉知道孝敬自己,贾政高兴的则是贾蓉能想着族人,觉得贾蓉很有责任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