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7.有亡荒阅制度,姜子牙的杀招(求追读)(2 / 3)

加入书签

些卑贱小人,无所遁形。”  “啊呸,什么周仁王,分明就是反贼姬文,大商还没有亡呢,大王还在呢,他就敢自立为王!”  有人看不惯姬文的做法。  “这位老哥,你管那么多干什么,不管是反贼姬文,还是周仁王姬文,只要谁能替我们搜捕回那些卑贱的奴隶,我就承认谁才是这天下共主!”  “对,咱殷商的大王不但不搜捕奴隶,还把给了那些奴隶自由,让奴隶当官,身为殷商之民,我觉得这样的大王不要也罢!”  “说的也有道理,大王不干人事,姬周替他给办了。”  原本看不惯姬文的人,口风也变了。  谁当大王管他什么事,他只要自己奴隶,只要谁承认他贵族的身份,给予他贵族的待遇,那谁就是仁德的大王。  黑驴双眼猩红,他带人修建鹿台,消息最为灵通,这些天朝歌的风言风语,早就引起了他的注意。  黑驴立刻上报,很快,费仲,商荣都得到了信息。  等他们走访贵族时,这股言论已经席卷朝歌。  “大王,大事不好了,我殷商又有亡国之危了。”  商荣带着费仲,黑驴,一起冲入皇宫,再一次打扰了陈薪火和妲己的友好互动。  陈薪火揉着眉心,心想要是这个家伙不说出一点有用的事情来,他高低得让商荣去鹿台监工,好好的让他晒晒太阳。  但随着商荣禀告情况之后,陈薪火脸色陡然一变。  有亡荒阅!  竟然这个可怕的制度。  要是以前的陈薪火,他听都没有听过这个制度。  可是融合了商纣王的记忆之后,陈薪火却知道了,商纣王之所以失败,有两大原因。  第一,就是众所周知的,商纣王没有处理好战俘的问题,导致牧野之战,战俘反水。  但这只是表面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在于,商纣王的贵族百姓全部跳反,背叛了商纣王,把商纣王的所有兵力情况都透露出去。  并且,帮助姬周反攻殷商。  而让贵族百姓这么做的,就是姜子牙推出‘有亡荒阅’制度。  很多人以为姜子牙是靠军事才能成为姬周的丞相,但这是错的,姜子牙成名之战,就是牧野之战。  而那个时候,姜子牙已经是姬周的丞相,姬周不可能给一个从殷商叛逃,出走姬周的人如此高位。  更不会有如同封神榜一样,姜子牙显露神迹,让周王背他的桥段。  现实不是神话,现实讲究的利益。  姬周凭什么要重要姜子牙。  首先,信任是一个问题,其次,最大的问题是,姬周的朝臣怎么服气,要知道,姬周可是有散宜生等一众旧臣。  其实,只要翻一翻文献,就知道姜子牙对姬周最大的贡献,在政治上,就是提出了‘有亡荒阅’制度。  这就是等同于承认了奴隶主对奴隶的绝对权力。  这个制度才是真的残暴,那是给奴隶头上套上了紧箍咒。  让奴隶逃无可逃,只能乖乖的任凭奴隶主压迫剥削。  正因为如此,殷商的贵族们都心向姬周,甚至后世常说,天下有三,其二归周。  这就是对这为周朝的开国之主的赞誉。  可懂点历史的都知道,当时的姬周,还只是偏安一偶,为什么能有如此赞誉。  这其二归周,显然说的不是领土,而是人心。  确切的说,是贵族百姓之心。  “大王,我们该如何应对?姜子牙太歹毒了,这是要挖了殷商的根基。”  商荣忧心忡忡,虽然大王反神,又提拔奴隶,但贵族百姓也是可以当官的,上升渠道并没有堵死。  加上商王开商路,以及对东夷征战,把殷商的基本盘越做越大,贵族百姓也能吃到殷商扩张的红利。  可这个‘有亡荒阅’一出就不一样了。  姬周给的太多了。  而且还是商王给不了的。  “这个没有办法应对!”  陈薪火摇头,‘有亡荒阅’制度,对于现在的局势来说就是无解。  除非他愿意放弃反神,放弃解放奴隶,当贵族的舔狗。  就在商荣要悲呼亡国的时候,陈薪火却呲牙一笑,轻松的道:“孤虽然无法解决问题,但孤可以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您的意思是,灭掉姬周?”  商荣眼睛一亮,随即就暗淡下去,摇头道:“大王,我们千里奔袭去讨伐姬周,根本不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黑驴不服气的嚷道:“大王用兵如神,能够灭掉东夷,俘虏四十万战俘,还灭不掉实力更弱的姬周?”  商荣叹了口气,觉得这些奴隶小人就是不怎么聪明。  他耐心的解释:“因为殷商有奸细,我们出兵,姬周往大山里一躲,等到我们粮食耗尽再出来,再联合四方诸侯,殷商就有亡国之危!”  黑驴直接傻了,还可以这样吗?  陈薪火点点头,商纣王为什么不讨伐姬周,就是因为弄不死。  与其打这些会逃,会躲,还知道他们何时出兵的人,还不如去打东夷,去打淮夷,那些蛮夷可不会跑。  而且粮食还多。  “大王,打有不能打,拖又不能拖,该怎么办?”黑驴挠了挠脑袋,感觉很迷茫。  “我们不能打他们,就让他们来打我们!”陈薪火笑道。  “他们肯来吗?朝歌城高,兵足,就是傻子也不会来主动攻击的吧。”  “所以,我们要让他们觉得,自己能打得过才行。”  陈薪火摇动青铜酒樽的美酒,一口喝下,把酒樽往地上一砸,喝道:“来人,传飞廉,季胜,武庚!”  很快,三人就进来复命。  陈薪火下达命令道:“飞廉,季胜,武庚,给你们十五万精锐,伱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