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召幸(1 / 3)
谯楼远远传来打更声,一更天,深宫寂静焦灼。
这一夜,传旨太监来到了凤仪殿,皇帝召幸住在绿绮阁的宝林小甄氏。
消息传到各宫,娘娘们虽有失望,却并不算酸涩。召幸的竟然是甄华漪,今夜有热闹看了。
凤仪殿绿绮阁外,廊檐下琉璃风灯被吹得摇摇曳曳,青衣宫女来回穿梭不停。
宫女玉坠儿一会儿是拿香粉,一会儿是找玫瑰露,忙得乱成一团,这头忙完了,她站在廊下仰头看了一眼青白的月亮,深吸一口气,双手捧巾走回内室。
她这个宫女都紧张得不行,宝林娘娘性子柔弱,只怕更是不知所措。
玉坠儿垂着头,听见甄华漪的奶嬷嬷说话:“公主,吸口气。”
玉坠儿眼皮一跳,傅嬷嬷一向稳重,今日依旧慌了神,竟将娘娘唤作“公主”,这是犯了大忌讳啊,如今这里哪有姓甄的公主,只有姓甄的小小宝林。
甄华漪背对着玉坠儿,玉坠儿看不清她的表情,她仿佛根本没注意到傅嬷嬷的称呼。
玉坠儿这才看清楚了傅嬷嬷在做什么。
金丝榻上堆着几只青缎背引枕,甄华漪就软软伏在引枕上,傅嬷嬷在她身后,将抹胸的系带用力束紧了。玉坠儿看见她背上凝脂般的肌肤被勒出了淡淡的红色印子,系带深陷肌肤。
甄华漪转过身来,原本鼓鼓囊囊的胸口顿时收敛得中规中矩。
甄华漪蹙着细绒绒的眉,应当是极难受的。
傅嬷嬷在给她束胸。
甄华漪一头乌蓬蓬的发倾泻下来,将大半片雪白的身子覆住,她纤细的手指颤了颤,竭力握紧了,慢慢抬起头来。
眉横春山,唇注红檀,盈盈一双眼眸宛若含着秋水,玉坠儿猛地撞进她的目光,饶是常常在甄华漪身旁侍奉,也不由得怔了片刻。
甄华漪语气轻微:“这般打扮,便像姐姐么?”
甄华漪的姐姐甄吟霜,清瘦单薄,弱柳扶风。
傅嬷嬷一怔,顿时收了手。
*
如今的皇帝李元璟,当年是甄华漪父皇母后为她选中的驸马。
五年前,这天下还姓甄。
婚事定下的那一年,甄华漪不过十三四岁,世家大族出身的女伴们戏谑笑她得了个西北家族的夫婿。
李家祖上几代都是行伍出身的西北功勋贵族,到了李元璟父亲这一代才扎根长安。
甄华漪年少,恋慕李元璟皮相好,总要为着他和女伴们吵嘴,女伴们家世显赫,也不惯着她,学堂里总是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李元璟若撞见了这种事,就皱着眉,不厌其烦。
甄华漪没有发现,就是那时候,姐姐甄吟霜时常出现在李元璟身边。
甄吟霜温柔善良、风评极佳,哪怕她时时伴着李元璟,旁人也从不肯质疑她的品性,反而议论甄华漪娇蛮。
毕竟,甄华漪声名狼藉,人人都说,她的母后出身卑微,不知用何种下作的手段爬上后位;人人都说,甄华漪深肖其母,多情风流。
后来,李家得了天下,李元璟继承李父皇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迎回了流落民间的甄吟霜,将她封作了贵妃。
时隔半年后,他才想起了甄华漪,彼时,甄华漪东躲西藏。
他纡尊降贵,一道圣旨将曾经的未婚妻封为宝林,甄华漪只能感恩戴德。
她在宫中艰难度日,偶尔听着宫人用艳羡的口吻说着皇帝和贵妃海誓山盟情深意长。
甄华漪不曾愤懑,这种日子她可以一直过下去。
可是,李元璟却容不下她了。
也许是她的存在让李元璟想起曾经身为驸马的过往,也许是她阻碍了帝妃之间的深情厚谊。
甄华漪弄不明白内情,只知道,李元璟有意将她送予臣子卫国公。
事情的起因是有人告发卫国公觊觎身为宫妃的她。
卫国公是开国功臣,功绩斐然,还不属于晋王一党,李元璟不曾想过动他。
将她送给卫国公,皆大欢喜,还能彰显君主宽厚。
为一个功臣舍弃一个他厌恶的小妾,对李元璟来讲并不是一件难事。
*
“卫国公……”
玉坠儿忽然间愤愤:“卫国公狼子野心,圣上怎能如此行事!”
将宝林送给卫国公,虽说是奇耻大辱,可宝林如今早就不在乎虚名了,只是那卫国公太过不堪。
卫国公本是平民,战乱后一路杀成了开国功臣,他对前朝皇族恨之入骨,有流言说,几年前征伐之时,前朝的好几个宗室女被他纳入房中折磨,可怜至极,这些浮萍一般的女子,曾经都是金枝玉叶,如今死了就死了,不过拿草席一卷,埋了就是。
若卫国公真得了宝林,不知该如何磋磨。
避世如宝林,忍不住使了银钱买通了御前太监,这才有了今夜的召幸一事。
只要皇帝肯幸了宝林,她就是实实在在的妃嫔,就不用担惊受怕被送给卫国公蹂.躏了。
傅嬷嬷听了玉坠儿的嚷嚷,只是沉默,她为甄华漪披上寝衣,乌发雪肤的小娘子已经被冻得鼻尖微红,瑟瑟缩缩蜷在矮足短榻上,她生得极美,眼下更是添了一分楚楚动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