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兄弟问心,刘备父子同上殿(6k)(4 / 4)
情。
孟达环视众人,发现刘封不在大殿,不由暗暗揣测:难道是在等刘封?竟让我等大臣都等刘封一人,大王未免太宠溺刘封了吧!
大王就不担心,过于宠溺刘封而令群臣不安吗?
世子如今是刘禅,刘备又宠溺刘封,这难免会让群臣有想歪的心思。
譬如:刘备会不会因为刘封在荆州立了大功,而废刘禅立刘封?
群臣也不是傻子。
刘封在刘禅被立世子前,一直都是被刘备视为继承人来培养的。
再兼之刘禅年幼,刘备会不会考虑主少国疑而改立刘封为世子,犹未可知。
就在众人猜疑间。
殿外响起两声高呼。
“世子到!”
“副军将军到!”
众人多有寻声而望者,法正却是敏锐的看到了刘备在听到刘封和刘禅到来时,嘴角浮现的笑意。
但见殿外。
刘封一身黑色朝服,行走在右;刘禅一身红色朝服,行走在左。
龙行虎步,尽显威仪。
“儿臣见过父王!”
一大一小,皆是声色洪亮。
刘备轻抚美髯,挥手让二人起身:“汝兄弟,为何来迟?”
刘禅看向刘封,刘封回了个鼓励的眼神。
得到了鼓励的刘禅,取出一简,朗声而道:“特为父王备礼。”
刘备遂令人呈上。
简中大意,是以伯夷叔齐为例来阐述兄弟之谊,又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此当为宗训也。”
刘备惊讶的看向刘禅:“此为何人教你?”
刘禅声色诚挚:“大兄所教,儿臣亲笔。”
刘备哈哈大笑,遂将竹简遍传众臣。
众臣看了简中内容,皆是心惊。
刘禅遂又向众文武行了一礼,朗声道:“近日城中多有流言毁我兄弟之谊,此必为曹魏细作刻意散布,意图乱我兄弟贤德。
《易有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古亦有伯夷叔齐让国之举,我兄弟二人,深为敬佩。
诸君皆为智者,不可受流言蛊惑而猜疑我兄弟二人有争嗣之心,今以此简,以表我兄弟二人齐心之意。
若有以言坏我兄弟之谊者,我必拔剑杀之!
望诸君不可再疑!”
虽然年少,但刘禅这几句话亦是铿锵有力,威仪自显。
刘备抚摸短髯,极力掩饰嘴角的笑容。
众臣更是心惊。
刘封亦随之亦道:“曹丕心奸不仁,为争当世子数害其弟,又自以为天下之人皆如他一般心狭多疑,故遣细作间我兄弟之谊,何其可笑!
我既为兄,当率荆益兵众,决战两阵之间,除曹贼以匡天下;世子为弟,当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安万民以保汉室。
二者齐心,可扫世间阴霾。
望诸君皆能持盈守位,劳谦其德,文武共进,同匡汉室。
此亦父王心中所愿也!”
话音一落,满殿皆静。
刘备的笑意更甚了。
瞧见了吧!
这就是孤的儿子!
曹孟德羡煞而不得的儿子!
区区黄须儿,如何能跟孤之子相比!
刘备又举目示意诸葛亮。
诸葛亮会意出列:“禀大王,北方有消息称,洛阳谶言四起,皆言‘定天下者,魏公子桓,神之所命,当合符谶,以应天人之位’。
又有消息称,曹丕谎称南征,却在谯县大飨六军及谯父老百姓于城东,又驱兵至许都以来的曲蠡炫耀兵威。
曹丕不臣之心,更甚其父。
今又有曹魏细作试图离间世子兄弟之谊,更显曹丕心虚之实。
为防曹丕行篡汉之举又举兵南下,臣请大王先调益州之兵入荆州,以防不测!”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