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天命在刘,刘备将曹仁打怂(5k)(2 / 4)
宽,但也有丈余,若不填河,也无法强攻。陛下可回营休憩,我带人填河。”
看着黄忠熊熊战意,刘备轻轻抖了抖缰绳,笑道:“汉升,替朕牵马。”
“陛下,你放心,我虽年迈,锋矢犹在,若曹仁敢出城,定叫他有来无回。”黄忠装傻充愣。
黄忠的装傻充愣惹得刘备大笑:“汉升啊汉升,填护城河的功劳你也要跟小辈们抢吗?”
黄忠嘿笑不语。
左右将校皆笑:“老将军手下留情。”
看着左右高昂将校的士气,刘备心中更喜。
士气如此,何愁樊城不破?
刘备制止了众将争功,道:“秋冬水少,待护城河干涸后再填,可事半功倍,可先作高橹,起土山,以观其应对。”
作高橹起土山是攻城拔寨的常见方式:居高临下,雨射城中,专门用于对付城墙不高的城和野外营寨。
如官渡之战时袁绍军就曾作高橹起土山,司马懿围攻襄平时也曾起土山修高橹。
看着城外的汉兵开始起土山作高橹,城头的曹魏将士更是心惶。
曹仁脸色也变得阴沉。
要破土山高橹的方式也有。
最简单的就是趁着土山高橹未成型前出城破坏,难一点的就是制作霹雳车发射巨石摧毁高橹。
仔细掂量了跟刘备的军力差距,曹仁放弃了出城破坏土山高橹,选择了制作霹雳车来摧毁高橹。
满宠闻言,忙来谏道:“制作霹雳车耗时费力,所用木材又苛刻。如今不能出城伐木,只能取城中存木。即便制成,除了用于摧毁高橹也难有大用。
刘备虽有起土山作高橹之意,但我观其强攻之心不强,应是想故意消耗城中木材。兼之眼下即将入冬,城内柴木消耗甚大,木材的使用更需谨慎。
还请将军细思。”
曹仁不听:“若不制作霹雳车,等刘备起土山作高橹,不仅箭矢能入樊城,樊城内部还会被刘备所见。
彼或攻东门,或攻西门,或攻北门,我就只能疲于应对。纵使用不上,也可再毁之为柴木。”
满宠无言以对。
曹仁的理由,满宠也明白。
城墙的作用不仅仅是为守城方提供屏障,还能避免城内的具体布置被攻城方觉察。
可若刘备能通过土山高橹看到城内的具体布置,就能利用兵多的优势让城内的守军疲于应对。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前提就是要知彼。
全图一开,任何的阴谋诡计都将无所遁形。
暗叹一声,满宠不再劝谏。
随着时间的推移。
满宠的话也得到了验证。
刘备起土山作高橹还真就存有故意消耗城中木材之意。
土山起了,高橹也作了,然而在见到城墙上的霹雳车后,刘备就没再派人登上高橹。
仿佛在告诉曹仁:欢迎投石!
随后。
刘备又派人运土填塞护城河。
过程中。
黄忠不断的在城下挑衅,要激曹仁出城,令曹仁烦不甚烦,出城就得中计,不出城就得受气。
“黄忠老匹夫,气煞我也!”
樊城内,曹仁不知道摔了几次酒樽了。
自刘备围城后,没有发动一次正儿八经的攻城,不是起土山作高橹,就是运土填护城河,亦或者直接在城下当着面儿制作攻城器械,又每日派黄忠搦战,不断的向樊城的将士施压。
低级的攻城之法,用人命堆。
中级的攻城之法,诱贼出城。
高级的攻城之法,声东击西,围而不攻,为溃其士气而无所不用其极。
刘备利用荆州的主场优势,先分曹仁在襄樊的兵马,将善战的徐晃和于禁分别调去了南乡和石阳。
然后趁机进兵用战船封锁汉江将襄阳和樊城隔绝,用四面鹿角壕沟堡垒的方式来将樊城围得水泄不通。最后更是向曹仁“秀”攻城之法,来消耗樊城的物资和城内将士的士气。
刘备深谙士气论,知道一鼓作气再而三三而竭的道理。
第一次攻城的时候,士气是最强的。
往后攻城的时间越久,士气就越低迷。
只要不攻城,哪怕士气每时每刻都在往下掉,也能通过每日的蓄势来补充,直到城内士气溃散到预期,就能一鸣惊人!
面对刘备老练的攻城战法,曹仁在樊城内深感无力。
没了曹操居中调度,如曹仁这样的大将单独面对刘备时,终究还是差了些火候。
满宠和赵俨也是无计可施。
刘备有兵力优势和主场优势,用的又是围城的正统战法,只要稳扎稳打就不会有纰漏。
别说满宠和赵俨了,哪怕将曹操麾下的戏志才、郭嘉、荀彧、荀攸、程昱、司马懿等人加一块儿绑在樊城,也只能固守待援。
曹仁只希望汝南的曹休和朱灵或洛阳的曹丕,能及时派兵来支援。
又一日。
曹仁在樊城城头安抚军士。
忽然一箭直奔曹仁而来,从曹仁头盔旁掠过。
箭矢的冲鸣声让曹仁的脑瓜子嗡嗡直响。
“将军!”
左右亲卫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