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腹背受敌?刘封布计控张郃(6K)(4 / 4)
夏侯尚当机立断。
前几日不敢出城,是怕刘封设伏。
毕竟丹水距离南乡也不到百里,两地汉军要驰援并不难。
可现在不同了。
夏侯尚已经能够肯定,关中的援军抵达了丹水城外。
丹水城的汉军若动,关中的援军也能紧追而来。
这是机会!
徐晃则有不同的想法:“刘封虽然分兵丹水,但有坞堡城垣在,以少量兵力也能守住坞堡。关中援军远来疲敝,如今又被挡在丹水外,未必能有余力。
更何况,我们并不能确定刘封是在坞堡还是在丹水。倘若刘封在丹水,你我若是分兵,或会中了刘封的分兵之计。不如由我集中城内精卒去增援,以免被刘封各个击破。”
夏侯尚想的是如何拿下坞堡擒杀刘封。
徐晃想的是如何避免不中刘封的诡计。
两人的出发点不同,所思所虑也就有了偏差。
徐晃那句不确定刘封是在坞堡还是在丹水,让夏侯尚陷入了沉思。
坞堡虽然打的是刘封的大旗,但刘封未必就一定在坞堡。
想到刘封善于出其不意,夏侯尚不由打了个寒颤:“徐将军言之有理,刘封一贯狡猾,是我疏忽了。”
当即。
夏侯尚挑选了精卒五千人,令徐晃率众增援。
几乎是同一时间。
丹水城的刘封在得知战事后,也率众出城增援。
混战中看到刘封。
徐晃挥斧杀近,大呼而笑:“刘封,你果然在丹水!如今关中援军已至,我军数倍于你,你又如何能挡?何不早降,以免兵败受辱!”
见意图被识破,刘封也不恼怒,挥枪回应:“徐公明,关君侯称你为大兄,孤称关君侯为二叔,如此而论,你也是孤的长辈。
如今曹操已死,你的故主恩情也还了;曹丕篡汉,坏你故主曹操汉室忠臣之名,你岂能助纣为虐啊?
只要你肯砍了杨秋,反了曹丕,孤保你为大汉的骠骑将军!”
徐晃冷笑:“刘封,此等离间手段,就不要用了。我既来救杨秋,又怎会杀杨秋,如今你已腹背受敌,若能擒了你,我照样能当大魏的骠骑将军!”
刘封放声大笑:“孤在荆州时,内无良将,外无援军,也能以数千新兵周旋于孙权数万兵马之间,如今孤麾下精卒万人,良将数十,纵是四面皆敌,又有何惧!
今日看君侯面,孤不与你厮杀,暂且留下杨秋的首级,来日孤必亲往南乡来取。”
顿了顿。
刘封的语气又多了几分戏谑:“你方才说孤腹背受敌,可孤的父皇尚有数万大军在襄阳,倘若襄阳的兵马北上,你徐公明又何尝不是腹背受敌?”
听着刘封的大笑声,徐晃的脸色也变得极为凝重。
刘封只是偏军,却能牵制数万大军在南乡不能动弹,看似刘封腹背受敌,实则徐晃同样是腹背受敌。
“右将军,为何不追?”
脱困后的杨秋,疲惫又狼狈,见徐晃竟然看着刘封从容离去,不由蹙眉。
徐晃扫了一眼杨秋,面有不愉:“刘封军阵不乱,如何能追?你既是奉命而来,可随我返回南乡城,我得先知晓丹水城外,如今是个什么状况。”
杨秋语塞,将剩下的话都咽回了肚子。
郭淮是世家子弟,杨秋打心底儿不服郭淮没什么战绩就跻身于军中核心。
徐晃出身底层,战绩是实打实的,也是从底层一步步杀出来的。
杨秋可以在郭淮面前张狂,不敢在徐晃面前张狂。
而在另一边。
王平则是羞惭的向刘封请罪:“是末将无能,不仅未能击败杨秋,反还让殿下来救。”
刘封没有责怪王平。
主责归自己,小责归属下,是刘封常见的御下风格。
刘封温润的声音在王平耳边响起:“飞军成立的时间不久,也没打过硬仗,同等兵力下你还能压着成名已久的杨秋打,不可妄自菲薄。
不要为了个杨秋而坏了你的将心,下次再见,取他首级即可!将你的眼光放高一点,你今后的对手不是杨秋,而是张郃!
孤的‘二平’将军,都是要替孤独当一面镇守一方的!”
刘封对王平有信心。
不论是五部飞军还是王平,目前都还在新手期阶段。
等王平和五部飞军成长起来,那是可以硬抗张郃而不败的。
杨秋?
区区一踏脚石罢了!
刘封安抚之言和期望之语,让王平心神大定。
看着仪态非凡的刘封,王平内心也暗暗发誓:今后需加倍努力,方不负殿下的期待!我今后的对手不是杨秋,而是张郃!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