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除了邪道,就是卖药(2 / 3)
有兴趣的看着王孟德,她知道肯定还有下文,便笑着说道:“小王,你快给大家说一下,这免费该怎么赚钱。”
“是,朱副院长。”王孟德答应一声,等众人都安静下来了,继续说道:
“我说的免费,不是所有的药物都免费,而是在刚开始推广的时候,先免费让患者试用,可以在各个医院诊所里,给他们推销介绍。
我相信,对于免费这种好事,会有一部分人愿意试一试的,等他们试过之后,发现见效这么快,效果还这么好,肯定会钱买一些备用。
这个药方生产出来的中成药,虽然见效快,但缺点就是治标不治本。
但我觉得这个缺点,对于我们来说,相反还是个优点呢,他们以后再犯病,用了其他的药效果不好,就会想到咱们的药了。
而且还是持续性的用药。
等这部分人见识到中医和中成药的神奇之后,也会给身边的亲朋好友推荐,咱们可以给这些人一些介绍费,这样一来,口碑就打出去了。”王孟德直接放出了‘免费’和‘直销’这两个大招,他相信,这一套组合拳下去,不怕国外的病友们不上钩。
前世,‘免费’对于商家来说,可是发大财的法宝,‘直销’更是快速积累财富的手段。
“至于前期的成本,这个药方里,使用的都是普通的药材,批量生产,成本很低,就算是刚开始让患者试用,加上生产和运输的成本,也不会多少钱。
要是能快速的抢占市场,宣扬中医的名声,这点钱的可就太值了,还能给后期开发其他的中成药铺路,简直就是一本万利。
当然,为了谨慎,可以先小批量的制作一批,试一试效果如何,如果效果好,咱们再扩大生产,如果效果不行,咱们也可以及时止损。”
说完,他就看向上首坐着的几位领导和先生们。
“不错,先小批量制作试验一下,这样很稳妥,你刚才说的话,已经回答了我一开始提的问题了。”张老笑呵呵的开口说道。
鲁院长面露喜色,一开始他没抱着太大的希望,只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想法。
在会议上顺带着提起这个事情,没想到居然有意外收获。
他作为中医研究院里的一把手,除了技术上的事情外,更多的是要考虑政治上以及其他方面的利益得失。
如果这次研究院能推出一款可以出口创汇的药品,对于中医的名声以及意义,绝对是很大的提升。
不管是解放前还是解放后,都有一批人,在叫嚷着要取消中医。
虽然上级领导没有采纳,相反,还大力提倡发展中医,但他并没有放松警惕,这一批人后边一定还会借着其他机会生事的。
见大家都有些意动,夏一清有些坐不住了,他想了想,连忙说道:“就算你说的对,但国外能允许咱们去卖药么?要知道,现在国家和国外的关系可不太好。”
对于他的质疑,大家都没有搭理。
如果中医研究院连这些都要考虑,那还要国家其他的工作人员干嘛。
再说了,能赚取到外汇,相信国家一定会想办法的,正规渠道进不去,那不是还有非正规渠道么。
1956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可是才只有1.17亿美元。
只要能增加外汇,再难的事情,国家都愿意去尝试。
而且,药品的利润,可是非常非常高的,毕竟有一句赚快钱的俗语叫做:除了邪道,就是卖药。
接下来,又讨论了一些细节问题后。
鲁院长开心的说道:“今天的会议就先开到这里,我一开始说过了,关于王孟德小同志后边献出来药方的事情,大家都要注意保密。”
“还有,王孟德小同志,交给你一个任务,由你负责,在研究院里进行小批量的制作中成药和膏药,等制好了,我拿着药方和成品,去跟上级领导汇报。”
“是,院长。”王孟德急忙回答道。
对于由他负责这个事情,也是理所当然的,这里就他最小,而且最熟悉药方。
“行,那就散会吧。”
出了会议室,王孟德还没来得及去找冯叔他们,就被朱副院长抓了壮丁。
对于这位敢在院长面前大声说话的人物,他不敢不从,只能先跟着她一起,去了针灸研究所里。
下午。
王孟德来到熬膏药的小院,找到了正在干活的冯叔。
“冯叔,院长交代了一个活,需要麻烦您们制作一批膏药,对了您知道谁制中成药药丸比较厉害的么?”
说着递上了一根大前门香烟。
看着眼前这位一度让他们震惊的年轻俊后生,冯叔直接接过香烟,搭在了耳朵上,然后笑着说道:
“小王,制作膏药,你直接吩咐就行,上午院长办公室的同志就给我说了。
你要找制作药丸厉害的人,也算是问对人了,隔壁院的老陆,他以前是同仁堂制药的大师傅,我一会儿带你一起去找他。”
“谢谢冯叔了。”王孟德感谢道。
“哈哈,和我客气什么,你之前可是给我们上了一课,现在我们都用你的方法,把温度标准把握好,这膏药是制作的又快又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