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感恩的方式(2 / 3)
和刚才的一样,一共十套,王孟德同志,这些都是送给你的,留作纪念。”
对于这些粮票,王孟德也不推辞,反正这些粮票是桂省的地方粮票,在京城也没地方能拿出去用,只能单纯留作收藏纪念。
等把几人送走了之后,他回到家中。
何胜男抱着两个孩子也从卧室里走了出来。
“孩子睡醒了。”
“嗯,他们刚走,元勋就先醒了,然后把元第给踹醒了。”
何胜男抿着嘴笑道。
“这个坏家伙。”伸手接过两个儿子,王孟德乐呵呵的说道。
王元勋和王元第两人已经一岁半多了,平时家里营养充足,两个小家伙长得白白胖胖的。
再加上父母的基因都特别的优秀,所以他们俩从小就能看出来,以后也都会是个俊小伙。
“孟德,刚才那几个人,是你去支援时候认识的么?”
“里边只有胡叔是我认识的,两个领导,以前都没见过,估计是刚调到林桂市工作,剩下的都是普通的工作人员。”
王孟德解释道。
他在桂省支援的时候,桂省和林桂市的几个头头脑脑都见过好几次面,熟悉得很,当时里边并没有陈文和章主任。
看来是新调过去的了。
其实他猜测的很对。
因为他的原因,以及对血吸虫病防治用心,林桂市的领导们,很多都被加了担子。
同时,也就有一部分其他地方的领导补上了空缺。
至于为什么胡大年能跟他们一起,那是他也连升了好几级,从文桥乡直接调到了市里工作。这次陈文来京城公干,知道他和王孟德熟悉,于是就把他也给带来了。
“呀,还给带来了这么多东西。”
何胜男看到墙边放着的土特产,连忙走过去,蹲下身来查看道。
“这是马蹄,比京城卖的都大不少呢,这是腌好的咸鸭蛋吧,这一条条的是什么呀?”
翻看了一下,里边大部分的东西她都认识,其中一个油纸包裹着长条状的东西,她没有认出来,便好奇的问道。
伸头看了一下,王孟德一眼就认出来了,他笑着说道:“这个呀,是我给你说的熏鱼,味道非常好吃,等晚上的时候,放点配菜炒着吃。”
在文桥乡的时候,特别是过年前后那段时间,除了吃腊鸡、腊鸭和腊肉之外,让他感觉最赞的就是熏鱼了。
这种熏鱼,是把一条好几斤重的大鱼,切成手指宽的一小段,然后放在腌菜的水里腌制一晚上,第二天拿出来,用果树或者松树的碎沫小火的熏制。
当时他从桂省回来的时候,池塘村的村民,要给他带上一些回京,被他给拒绝了。
“嗯,晚上我们吃熏鱼。”
何胜男高兴的说道。
她此前早就听自己男人说过熏鱼的美味了。
“马蹄你削一个尝尝,那边的马蹄,比北方的好吃,不仅脆脆的,还有一股甜味,在他们那边,都是当零食吃。”
王孟德又说道。
在文桥乡的那段时间,马蹄是他们这些北方人最爱吃的零食了。
每天都要吃几个,可谓是百吃不厌。
“是么,那我削几个尝尝。”
削了几个马蹄,尝了一口后,何胜男点了点头,惊讶的说道:“哇,这个马蹄太好吃了。”
她一连吃了三个,才意犹未尽的停了下来。
把剩下的马蹄和别的东西都收拾放好,准备等家里其他人回来一起吃。
晚上,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对于熏鱼,不论是王浩和冉小梅,就连两个弟弟,也都吃的满嘴流油,直夸好吃。
流油的咸鸭蛋,更是让几人惊奇不已。
他们没想到,这个咸鸭蛋的蛋黄,居然这么红。
“当地的土壤里边有大量的矿物质,腌出来的蛋黄,每一个都是红红的,这个少吃点,吃多了容易重金属中毒。”
王孟德解释道,同时也嘱咐大家少吃一些。
吃完饭后,他又把林桂市和桂北县的粮票拿了出来。
“孟德,这上边真的有你的肖像。”王浩自己都没发觉,他的声音里带着颤抖。
“哎呀,这是全市还是全县的人都在用的粮票吧,到时候发下去,那不是全市的人都能看到你的照片了。”
冉小梅在一旁拿着几张粮票,喜滋滋的翻来覆去的看着。
她越看越高兴。
虽然粮票上的照片有些失真,没有把儿子的俊模样完全体现出来,但就是这几张小小的纸片,让她觉得比什么都好。
就算是给她一百斤的肉票换,她也会毫不犹豫的拒绝。
而何胜男,虽然没有开口说话,但从表情里也能看出来,她现在有多激动了。
目光紧紧的盯着王孟德,眼中的柔情,仿佛能化开世间万物一样。
“不错,孟德。”
使劲的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王浩夸赞道。
“太好了,这些我要好好收起来,可不能弄丢了。”
过了好一会儿,冉小梅逐渐的冷静了下来,她小心的把临桂县和桂北县各一套粮票叠好,准备放到箱子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