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票证时代全面开始(1 / 3)
第172章 票证时代全面开始
一九六零年。
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
‘速效救心丸’通过大半年的临床试验,最终的实验结果,非常的不错,让国家正式把它作为心脏病的治疗、预防、急救良药,全面生产和售卖。
得到批准的几个制药厂,把提前准备好的中草药,炮制之后,开始了紧急的生产。
很快,全国很多的医院和药房里,以及国外市场,就会出现了它的身影。
大量胸痹患者,因为它,病情得到了控制。
急发患者的生命得到挽救。
同时。
这一年,困难依旧,甚至比去年还加重了不少。
从这一年开始,票证也开始大规模的实行了,基本上所有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物品,都陆续发行了票证。
就连蔬菜,为了强化“产销统管”体制,也被正式划为国家二类商品行列,对居民实行凭票限量供应。
凡是在京城有正式户口的,每人每天供应鲜菜二两,这个二两是一百克。
去年六月份的时候,国家发布了《关于统一我国计量制度的命令,规定一斤应等于十两,从而正式结束了在中国使用了两千多年的十六两制的历史。
这一改变,也是为了适应国际通用的十进制计量系统,使国家的计量制度与国际全面接轨。
春、夏、秋天供应的蔬菜会适当的多一些供应的,冬天因为气候的原因,国内也基本上没有蔬菜大棚,所以可供选择的种类有限。
萝卜、土豆、白菜等任意选择其一,其他的蔬菜种类,市面上基本上见不到。
另外还发放有少量的“葱票”,持票可以购买到少许的葱、姜、蒜等,主要由“居委会”安排,重点是照顾基层军烈属。
但有时也会出现凭票也无菜可买的特殊情况,如果菜店或者菜市场买不到菜了,仍可持票买到腌菜或咸菜腌酱菜也凭票供应。
而冬贮大白菜凭《京城市居民副食购货证每户供应的数量,也要根据货源状况而定,几十斤到数百斤不等。
从今年开始的几年里,再也没有出现像之前那样的不限量了。
中午。
中院。
今天虽然是周四,但因为是元旦,各单位都放了一天假期。
刘海中腆着个肚子,一只手里端着饭碗,一只手里拿着筷子和一个二和面馒头,不顾天气寒冷,坐在刘光天搬出来的板凳上。
十来个院里的邻居,也都围在四周,或蹲或坐。
“咳咳,大伙都听说了没有,今天国家又出了不少的政策和规定。”
“一大爷,又有啥消息,快给我们讲一讲?”
一旁的张三叔,喝了一口玉米面稀饭,听了后,连忙抬起头来,捧哏道。
张三叔在院里属于墙头草,谁得势就捧谁。
之前易中海是院里一大爷的时候,他也是经常这样知趣的接话。
刘海中赞赏的看了张三叔一眼,然后得意的说道:“早上的时候,我见到了居委会的曹大姐,和她聊了会儿,得到了一些内幕消息。
大伙都是院里的,我提前给你们说,你们可别在外边到处乱说,居委会是要到下午才会挨个院子通知。”
“二大爷,您就赶紧说吧,磨磨唧唧的,说晚了居委会的领导可就过来通知了。”
傻柱在不少人羡慕的眼神下,使劲的咬了一口白面馒头,有些含糊不清的催促道。
在这院里,也就他和许大茂两家,经常光明正大的在院里吃着白面。
就连王孟德一家,在外人眼里,也是大部分吃的二和面和窝窝头。
傻柱是因为家里就两个人,作为轧钢厂的厨师,炒菜的时候,随便扣一点,就够自己吃的了。
所以,每个月能剩下不少的粮票和粮食。
许大茂是有老丈人家补贴,加上他和许富贵两个人经常下乡给老乡放电影,每次回来,车把上都是挂着大包小包的土特产。
他们家的粮食,根本吃不完。
“傻柱,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刘海中恼怒的看了他一眼,生气的说道。
这傻柱,每次他准备装逼的时候,都要拆他的台,还一直叫他为二大爷,有几次,甚至当着他的面,称呼易中海为一大爷。
让他心里很是不爽。
可惜,对于傻柱这种混不吝的性子,他也拿对方没办法。
“就是,傻柱,一大爷好心给咱们讲政策,你捣什么乱。”
不远处,手里也拿着白面的许大茂,开口戳火道。
“傻茂,有你啥事,是不是要找揍。”
看到许大茂说自己,傻柱顿时心头火起,就要攥着拳头起身作势吓唬他一下。
“行了,傻柱,别胡闹了。”
刘海中皱着眉头说了一句,然后冲着大家直接说道:
“从今天开始,国家把蔬菜,列为了‘二类商品’,以后去菜市场或者菜店里买菜,都要带着‘副食本’。
对了,每天的购买数量,也进行了限制,每天每口人只有二两菜,多了不给买。
还有,今年起,大量的商品,以后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