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6章 改变中医历史和行动(2 / 3)

加入书签

建立了20多个技术较为先进的化学制药企业,原料药的年产量近2万吨,化学原料药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还能够生产出一般的医疗器械、生产医用线机、超短波电疗机和专科手术器械等500多个品种。”

对于国内医药界这四大家族,王孟德当时是早就清楚。

从进入中医研究院之后,他就在思考一个问题,西医的制药厂大量的建造,而中医的一些制药厂,却在吃老本。

解放已经十几年了,新建造用来生产中成药的制药厂,这么多年来屈指可数。

也就是几年前为了生产青蒿散和青蒿素,在南边几个省份建造了几个制药厂,剩下的就是中医研究院的下属制药厂了。

至于还有没有其他的,王孟德就没怎么听说过。

或许是有,但数量绝对不多,而且规模也不会很大。

造成这种局面,也是因为中成药发展缓慢的原因,以及中医讲究的千人千方,喜欢现场开方抓药治病。

而且,解放前就存在的中成药制药厂,一般规模也不是很大,还多数依靠人工进行生产。

一旁的鲁院长,脸色逐渐的有些难看起来。

如果不是王孟德今天跟他汇报医药‘托拉斯’的情况,然后他又来找上级领导。

还真的没想过,在医药行业,西医居然早就超过中医很多了。

光这些年建立的四大龙头,就全部是生产西药的,不论是生产规模还是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及投入上,都比中医的大。

中医研究院作为中医界的‘盟主’,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太不应该了。

这让他的心里,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

于是,他连忙冲着上级领导说道:

“领导,既然西医已经开始整合了,那中医这块,是不是也要开始了。”

“嗯,这个问题,上边也早就开会讨论过了,准备一步一步来。

先把100多家医药企业发起成立华国医药工业公司,搞成托拉斯式的制药企业。

这样一来,除了节约资源和资金、增加科研能力、增强竞争力以外,还能进一步的强化统一管理。

至于中医制药企业什么时候联合成立‘托拉斯’,上边的意思,再等两年。主要是因为就算是联合了之后,也没有这么多的中成药可以生产。”

上级领导解释道。

虽然通过前几年的献方政策,国家收集了大量的民间土方、秘方、单方、验方等。

但一直没有增加多少种中成药进行生产。

再等两年?

王孟德听了这话,就有些急了。

再过两年,可就没时间和精力搞这个了,真要是拖到那时候,多数情况下,最终的结果就是夭折了。

“领导,我建议可以先把框架搭起来。

框架搭起来后,科研的力量就能集中到一起了,也更容易出成果。

而且,中医研究院这边,也开始对一些中成药的可行性生产进行了研究,相信后边会持续不断的出一些成绩。

在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如果到时候再整合,可能就来不及了。”

王孟德说着,还隐晦的冲着鲁院长看了一眼。

其实他也没有说谎,只是夸大了一些罢了。

这两年,中医研究院和广安门医院里新进了不少的实习大夫。

也不知道是谁先提议的,这些年轻人就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各种兴趣研究,其中就包括中成药的研制。

“对,对,中医研究院那边确实正在研究中成药的生产情况,已经很长时间了。”

鲁院长也急忙补充道。

虽然不知道王孟德为什么要这么着急,但他还是选择相信对方。

“嗯,这个情况,我跟上边汇报一下,尽力促成中医也早点整合。”

沉吟了一会儿,上级领导才开口说道。

难得王孟德对一件事情这么在意,就凭着这些年做出的贡献,他也要卖这个面子。

他的表态,让王孟德松了一口气,只要他赞同,上边肯定会重视的。

这事儿多数是要成了。

他这也算是有一次改变了中医的历史。

十来天一晃而过。

星期天的上午。

今天难得是个风和日丽的天气,没有风沙,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院里的邻居都知道,今天是何雨水对象来下定的日子。

所以,大家吃完早饭后,都聚在院外,找了一个靠墙能照到阳光的地方,或站或蹲,一边聊天,一边等着看热闹。

很快,男方就带着礼物过来了。

宋斌跟在父母的身后,手里拎着礼物,心情又是激动又是紧张。

他和何雨水两个人是自由恋爱,从认识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现在终于快修成正果了。

在众人好奇和审视的目光下,他们一家三口来到了老何家。

客厅里,由聋老太太、易中海和王孟德一起陪着他们聊天,至于傻柱,则是亲自下厨,准备中午的饭菜。

中午,傻柱也是了大力气,又跟王孟德借了一些牛羊肉,整治了满满一桌色香味俱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