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章 夺权之变,皇帝赐字(2 / 5)

加入书签

而顾熙也建议刘肇利用此机会好好的筛选一下庙堂群臣。

毕竟这种时候,是最能分辨人心之时。

刘肇对此自然不会拒绝。

也正是因为如此,自这一日后,刘肇对窦太后愈发的顺从了。

但凡窦太后有意之事。

他全都恩准。

无关大小,无论是她举荐的官员也好,亦或是提拔窦氏子弟也罢,全部点头答应。

窦太后将亲近窦氏之人全都拜官封侯。

其中最为甚者自是窦宪。

他是真的在刷声望,率军前往草原,先是灭掉了南匈奴中叛乱的部落。

随后更是将遗留在草原的流虏全部斩尽,杀到了燕然山。

于山上行刻石之事,强调自己的功勋。

借此机会,窦太后直接将其抬到了大将军的位置上。

此事一出朝野震动。

窦氏的权威于这一刻彻底达到了顶峰。

上至庙堂,下至各州郡,无人敢触怒窦氏。

而在这期间,顾良亦是扮演着带头冲锋的角色,时刻都在反对着窦太后的专权。

其实这真的是一个很危险的行动。

若非顾氏两代人于大汉的名望实在过于骇人。

换做任何家族这样做,都很容易家破人亡。

但这就是顾氏!

虽然如今顾氏相比于明帝之时,势力衰退了很多。

但于天下人之间的威望却还并未散去。

天下百姓都记着顾氏的功劳。

且四方将军,几乎全都受到过顾晟的恩情。

这就是顾氏最大的底气。

也正是因为如此,整个朝堂上下渐渐都分为了两派。

一派为窦太后所提拔以及想要依附窦氏之人。

另一派,便是于顾氏麾下有着除外戚之心者。

而窦氏自然也是没有闲着。

当他们察觉到,顾氏注定不会被他们拉拢,且还是他们完全掌权最大的阻碍之后,便开始了一系列的行动。

相继将窦氏子弟封到中军之内,并让窦宪升任大将军便是为了如此。

就是想要趁机将那些个与顾氏有关联的将军们全都废掉。

慢慢削弱顾氏于军中的影响力。

届时一举出手,便可直接废掉整个顾氏。

但他们却注定没有这个时间了。

当顾熙将定远侯班超已在归京路上的消息告诉刘肇之后,刘肇没有半点犹豫当即决定出手!

......

——永元二年,三月。

刘肇以议事之由,召窦氏党羽入宫。

实则乃为隔绝内外。

同时间,顾晟之子当代平虏侯顾念前往南军军营之中,当众宣布窦宪之罪,并领南军兵权。

顾晟于中军中的声望确实太大了。

如今的南军之中,很多校尉乃至于司马都是当初于顾晟麾下之人。

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

要想拥有军中的声望。

除了能打胜仗之外,唯有积年累月的经营。

而窦氏如今掌权的时间,显然还不足!

顾晟是什么人?

且不说他的功劳了。

他于中军之内,任职军司马多年,中军各营将士,几乎全都经受过他的操练。

这种声望可是难以想象的。

虽然顾念并不是顾晟。

但他平虏侯的身份,便已经占据了极大的优势,更别说如今还拿着刘肇的手书!

整个南军迅速发生了大变。

顾念将窦氏于军中安排的党羽迅速剔除。

旋即立刻前往北军与虎贲营,直至彻底掌控整个中军,控制洛阳城门。

当他率领禁军走进宫内之时。

刘肇立刻取出了早已写好的诏书,当众宣布众人罪行,全部下狱处死,并让心腹控制住了长乐宫,避免窦太后乱事。

他自然不会杀了窦太后。

大汉以孝治国。

哪怕他就算是有再多的理由,也不能直接杀了窦太后,不然定会落人口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