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2 / 2)
直倒数,好不容易托关系上了个技术学校说能进厂……厂子又倒闭了 。
厂子一倒闭,那这对口的技术学校肯定也得跟着取消,原身只能打包回家。
“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
王贤春摸摸鼻子,手往下移拍了拍有些圆润的肚子。
年纪小话又少,家里蹲一年多,除了吃饭睡觉长肉原身几乎没干什么正经事。
二楼就搭了一半,姐妹三人的卧室门都是道帘子,伸手拉开帘子就能看见楼梯下老妈停门边的自行车。
王贤春在房间里走了一圈,最终决定走出房间看看外头的情况。
噔噔噔——
人未到声先到,空旷的屋里满是脚步声回荡。
家里六口人,眼下就她一个人无所事事,连年迈的奶奶都在宾馆后厨打扫卫生贴补家用。
父亲王元贵上门帮人打家具,母亲黄桂英在六路小学门口摆摊卖小玩意儿,周末学生放假她就去村后头打整家里的土地。
虽然是周末,两个妹妹不知道有什么事,一大早就出门去了。
八仙桌摆在屋子正中间,大门正对面的墙壁前两个五斗柜并排,上头摆放着台跟砖头似的大彩电。
王贤春记忆里,这台彩电是个外省老板付家具款时抵扣的工钱,在王家那就相当于撑门面的摆设。
虽然黄桂英怕费电不准姐妹仨开,但……架不住几人趁大人不在偷偷打开看电视剧。
角落里齐腰高的冰箱还能不能用不知道,因为同样也是王元贵抵扣的工钱,换回来舍不得插电活生生变成了装饰品。
另一边堆放着黄桂英摆摊的玩具。
半人高的竹编箱子,平时就用自行车拉到校门口,上面两扇门打开可以抬起个阶梯状的架子,各种玩具就能摆在上头售卖。
除此之外,客厅里就剩下些零零散散的板凳和竹篓。
房子整体是个长方形,二层就搭建了一半,客厅这边抬头就能瞧见房梁。
“还是个loft……”王贤春小声嘟囔。
转身拉开门栓。
阳光刺眼,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都没有,在屋里竟是一点都没感觉到眼下正值酷夏。
1983年,江平市,土连巷。
王贤春眯了眯眼习惯刺眼的光线,接着抬手放在额前朝前看去。
六年前市政规划把村改成了巷,村子布局没怎么改变,就是不知哪听说有人要搬来占地盖房,大家伙干脆把自家房子两边空地都盖起了院子或者棚子。
王家也跟风在房子右边弄了个厨房,大门打开就是条路 ,就往房子后围了个大院子。
房子是土连巷打头,左边几步之外就能走到繁华大路,街道上卖什么的都有,路中间还有不少人挑着扁担售卖自家蔬果。
街道上非常统一的军绿色木制门面,白色招牌上红色大字表明经营方向。
王贤春曾经拍过不少年代剧,此时此刻站在街道上总有种在拍戏的感觉,人们穿着和街道景色都亲切又陌生。
亲切是因为和影棚搭景几乎一摸一样,陌生的则是耳旁喧闹和每个人脸上鲜活的表情。
真的穿越了……王贤春再一次在心里对自己说。
“感冒还没好,站在这吹风是嫌死得不够早吗!”
身体先一步反应,王贤春一个哆嗦,脑海才自动反应这道声音来自谁。
奶奶——苏氏。
奶奶自己的名字在结婚那天起就被苏氏所取代,哪怕封建制度被废除,邻里也依旧以苏氏作为称呼。
“奶。”
苏氏身穿靛蓝色对襟上衣,黑色土布裤子,头巾下是双往下耷拉着的眼睛,只一眼王贤春就立即判断出奶奶是个犀利的人。
不仅犀利,说话还挺尖酸刻薄。
看王贤春傻愣愣半天不回话,眉心紧皱挤出个川字纹,语气更加冰冷:“要死走远点,看着就心烦。”
“奶,我帮你提东西。”
王贤春笑了笑,不仅没有半点发怒,还讨好地笑着主动上前去接苏氏手里提着的竹篮子。
书里原身跳河死后,平日里嘴巴刻薄的奶奶拼死要为她讨回公道,举着块伸冤的牌子成天跪在市委大门前喊冤。
奶奶虽然嘴巴不饶人,其实心里和王父王母一样疼爱三个孙女。
当然……对于没有孙子的不甘也百分之百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