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3 章 过年庆典日(2 / 5)
“仁”国家行列的里程碑。 从此以后,我大秦王国就是仁义之国了!不服,你也放假啊! 其他国君气得不行,但还真不敢放假。 因为只有在物资丰富的时候,才敢做出让全民脱产放假的事。秦国看着爆满的粮草敢做这种事,其他国家可不行。 不过庶民虽然没有假期,但国君和卿大夫却是可以休息的。 所以其他六国也将这两日,当做了全部贵族的假期。在士人口中,这是和秦国一样的仁义,甚至更仁义。 因为庶人不劳作会饿死,秦王为了彰显自己的仁义,强迫庶人不准劳作两日,这两日不知道会饿死多少人啊。 这根本不是仁义,是残暴! 这样的言论很多,无人反驳。 秦国士人太忙了,没空反驳;秦国庶人如士人们所知道的一样愚昧,根本不知道有这些言论。 他们只是木讷了一年的表情,在这两日变得鲜活,一年比一年琢磨出更多庆祝的“花样”,造就了许多新的“习俗”。 比如留一块新布,存一块好肉,换一点精米精面精粟,提前打几捆柴。到了除夕的时候,一年都灰扑扑的庶人用奢侈的热水和皂角、草木灰搓一次澡,换 上今年新布做的新衣,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有肉的精粮。 这便是过年了。 荀子在这两天是不放假的。 他总会带着学生们在这两日选一个乡村住着, 让学生们看看这两日庶民脸上的笑容。 他带的弟子不仅是儒家弟子,而是咸阳学宫包含百家的弟子。 所以有的弟子会化身临时小吏,手捧《秦律》为邻里调解纠纷;有的弟子会为村里买了红纸的富户写祝福词,贴在门口挡灾;有的弟子搭台子说书,能把一行人的路费都赚回来…… 荀子就拄着拐杖坐在村中老人身旁,与老人们唠嗑。 “以前每天生活浑浑噩噩的,睁眼闭眼总是一样地过。现在总想着‘过年’。” “是啊,这就是盼头吧?” “我家孙儿天天都吵着想过年。” “若不是朱襄公让我们有余粮了,这两日正是最饿最冷的时候,还过什么年?” “对啊,有余粮就是好。” “我家五郎说南边的地长得更好,县令说要征人去南边安家,他想去。唉,南边有朱襄公在,好肯定是好,就是这一去,这一辈子就难得再见一次面了。” 一位老人说着说着,开始抹眼泪,其他人纷纷安慰。 “儿孙自有儿孙福,家里有人奉养你,他想去就去吧。” “是啊,日子过得好才是好事。” “听闻南秦有很多楚国逃难来的女子,各个都擅织。你家五郎去了南秦,说不准能讨一个在吴郡夫人手下学过织布的好女子。” 听到这句话,有老妇啐了一口:“啊呸!楚人女子怎么会有我秦人女子擅织!吴郡夫人在咸阳的时候就教我等织布,她们都是后来的!” 其他妇人也破口大骂,还有人指着那人鼻子骂,说以后不给他家人介绍好女子。 引发众怒的那人立刻连连道歉,还从家里抱来一包炒熟了南瓜子分给众人,才勉强被原谅。 荀子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 “公看着是读过书的大人物,公是从咸阳来的吗?见过朱襄公和吴郡夫人吗?”有人问道。 荀子笑道:“我在咸阳学宫教学生,见过长平君和他的夫人雪姬。” “吴郡夫人叫雪姬?这名字真好听!”一妇人夸赞道,“雪,不就像棉花吗?” 其他人纷纷点头,夸赞那妇人说得对。 他们围绕在荀子身边,询问朱襄公和雪姬夫人真正的模样。 他们不懂“雪姬”的“姬”字和“夫人”二字含义重复,这样的称呼不伦不类。荀子也没有纠正他们。 朱襄公和雪姬夫人是不是真的是神仙? “不,他们与你们一样,原本都是农人。” 朱襄公是不是真的能斩神仙?能破万军? “不,朱襄啊,他用锄头比用剑熟练多了。” 雪姬夫人是不是如传闻的那样一日能织造百米布? “哈哈哈哈,雪姬身体不好,不能太劳累,在织机旁坐久一点,朱襄和政儿就要砸织机。为了家里的织机,她肯定不能织那么多布。” 荀子口中的朱襄公和雪姬夫人和村人想象中的不一样,但荀子是从咸阳来的贵人,他们相信荀子的话。 何况荀子口中的朱襄公和雪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