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7 章 太子抓周宴(1 / 5)
攻城略地是激发君王虚荣的最佳手段。 赵王偃没事就去欺负一下燕国,打完也不占地,就让燕国投降送点东西。 朱襄见到赵王偃这种做法,只能说太阳底下无新事,后世网庙十大先哲之首的广神一定和赵王偃很有共同语言。 赵王偃在秦国扫灭六合的时候不与他国联合抗秦,非要去打燕国;广神几次微操后好不容易打完了高句丽,高句丽说投降,广神就满足了让退兵,什么都不要。几番下来,李世民打高句丽的时候发现高句丽全部“土枪换炮”,穿戴上了隋朝兵甲,难打无比。 这么一想,广神还是更强的。因为广神能坑到唐朝,赵王偃可没坑到秦朝。 赵王偃派去攻打燕国的将领还是庞煖。 庞煖已经垂老得病,但赵王偃让他去攻打燕国,他还是去了。 庞煖是个很清醒的人。他看到了赵国的末路,也试图劝说赵王偃不要再打燕国了,好好准备抗秦。 但他一旦劝谏,赵王偃就冷落他,拿掉他的兵权。只有他听话,赵王偃才会重用他。 郭开还派人嘲笑他,说他是赵王偃提拔的人,只需要忠心就够了。 居然还想左右赵王偃的想法,你配吗? 庞煖知道了,他就算立下了如此多的战功,在赵王偃眼中也“不配”。 庞煖一度想挂印离开。但他等了一辈子,才在半只脚踏进土里的时候被重用,实在是难以放下。 那就去攻燕吧。 如果死在了攻燕胜利的战场上,这辈子的名声也不会差了。马革裹尸,他也算还了赵王提拔的恩情。 至于赵国之后如何,赵王自己都不在乎,他在乎什么?他尽力了。 老爷子庞煖此刻很洒脱。 他这次攻燕也很轻易地获胜了。 在回去的时候,庞煖得知了秦军已经攻下了代郡,长叹一声。 他就知道,秦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只是他以为魏国还能多支撑一会儿,能撑到他打完燕国回赵。 谁知道魏国还没支撑到半年,怎么和韩国差不多?还不如齐国。 齐王虽然降了,但齐国其他城池好歹抵御了一阵子,没在两三个月彻底被打没。 庞煖现在背后是燕国,面前是秦国,赵国根本没兵支援。 他能怎么办?只能死战了。 燕王虽然不是一个贤明的王,但脾气也不是泥塑的。 虽然是燕国先撩赵国,每次都趁着赵国虚弱想要趁人之危,赵王偃出兵攻打他也算师出有名。但屁股决定脑袋,燕国老被赵国揍,燕王心里难免恼火。 此刻就算有燕国大臣想从理智的方面出发,劝说燕王别出兵捅赵军的屁股都不行。 确实,现在秦国已经扫灭三国,只剩下燕赵楚。按理说,燕赵楚不能再内讧了。 可赵国刚揍了咱们燕国,你让我们理智? 别说 燕王,就是普通燕人都理智不了。 燕国被赵国祸害太惨了,每次秋收都要被赵国来抢一番。他们恨赵国入骨。 因为赵王偃三番五次派人来打燕国,没事就来抢一番,让燕人对赵王偃的仇恨超过了最初在燕国屠城的廉颇。 而且廉颇当年也是赵将。许多燕人不知道领兵的是谁,只知道是赵国的军队,所以也把仇恨算在了赵王身上。 至于赵王已经换代什么的,燕人连燕王换代了都不一定清楚,何况赵王了。 所以当他们发现赵军被秦军堵在了燕国边境后,乡勇和游侠自发组织起来,去骚扰赵军。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把赵军抢走的粮食抢回来。 都要饿死了,他们也顾不上木棒对刀剑的装备差距。就算抢不到粮食,能拖一个可恶的赵人去死,他们也算报了仇。 蒙骜此时的身体也很不好了。他与已经病得难以走路,根本不应该上战场的王龁一样,将此战选成了自己的谢幕演出。 秦军已经选好了替补主将。司马靳现在身体还不错,若蒙骜战死,他就会替代蒙骜成为主将。 军中还有几个中年秦将,依次替补副将。 全军也都知道,两位老将军想要一场盛大的葬礼。他们虽还不是哀兵,也已经像是哀兵,士气空前高涨。 当秦军决定与赵军硬碰硬的时候,得知赵军被燕人咬住了尾巴,还未和秦军决战便乱了起来。 而这些燕人,真的只是普通的燕人。 蒙骜断定燕王会出兵报仇雪恨,却没想到燕王拖拖拉拉还没来得及出兵,燕人已经自发地去袭击赵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