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54章 云蔽日、燕归巢(六)(1 / 3)

加入书签

“轰! ! ” 当赤红色的烛龙犹如一道血河一般轰然撞在午门上之时,大地都在微微震颤。 无数人眼神呆滞的摔倒在地,脸上没有一丝血色,被这一幕震撼到无以复加,只感觉似在梦中。 不管说书人嘴里的“魏阎罗”有多么恐怖,不管江湖传言有多么令人闻风丧胆,在魏长天全力出手之前,大乾人对他的实力始终无法有一个真切的认知。 而现在,当后者以一种神魔降世的姿态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众人这才明白“阎罗”二字其实并非夸张...... “轰! 轰轰轰! !” 午门上空,烛龙仍在不停向下冲撞,然后每次又会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在外。 正如魏长天此前所猜测的那样,景国青果然提前布置了一道防御阵法,且目前看起来颇为不凡,竟能抵挡得住烛龙屡次三番的撞击。 不过要知道烛龙毕竟有着准一品的实力,再加上魏长天也在全力进攻,所以这阵法明显不可能坚持太长时间,仅仅是十几息后所能维持的范围便开始逐渐缩小,从起初的十余丈高度不断下降。 此时此刻,立于城头的众人皆脸色铁青,景国青更是下意识的倒退了半步,眼中露出了一丝悔意。 他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 魏长天并不是在虚张声势,而是竟似真的要杀自己...... “不必管朕......” 深吸一口气,情况还未到危急关头,景国青倒也不至于自乱阵脚,因此很快便恢复了镇定。 他抬头看了一眼正在午门上空不断盘旋下冲的烛龙,以及站在蛇首之上的魏长天,沉声对着身边一众高手命令道: “一起上,杀了他。” “......” 时间仿佛停滞了一瞬,十余个上三品高手相互看了看,都没在第一时间有所动作。 很明显,若论单打独斗,他们谁也不是魏长天的对手,甚至在后者手中都走不过十招。 所以这时候冲上去无疑有很大的风险。 毕竟他们并非都是大乾的武官,不少人是景国青从各个宗门借来的高手。 虽然严格来说他们都是景国青的子民,理应为了后者卖命。 不过众人都好不容易才修炼到了如此境界,又有谁甘心为了所谓的“忠义”而死呢? “诸位......” 身为人皇,景国青见众人都没动,又哪里不懂得他们在想什么。 只见他也不恼怒,只是在巨大的轰撞声中轻声叹道: “唉,是,魏长天想杀的人是朕。” “可等朕死后,尔等觉得魏长天会放过你们吗?” “此刻他只有一人,而我等却有十余人,还有万千禁军相助。” “他即便再如何三头六臂,内力却终归不是无穷无尽的吧。” “再加上天道之子一事令他不敢全力以赴,定会有所保留。” “故此我们不是没有胜算。” “哪怕杀不了他,但只要齐心,想要击退他并不难。” “朕知道尔等在担心什么......这样罢,此前朕答应诸位的条件再加一倍,如何?” “......” 先是冷静分析魏长天并非不可敌,接着又开出了更丰厚的价码。 景国青一番话说完,众人的念头便都有些松动了。 毕竟前者说的不是没有道理,魏长天虽然曾在奉元城下做过“一串十三”的壮举,但那十三个人中只有三个二品,并且这仨人也是被魏长天各个击破的。 大乾的情报部门曾做过分析,觉得魏长天的实力其实最多也就可以同时应付四五个二品。 而现在城头上众人的战力明显要远远超过这个水平。 若这时候都不敢上...... “是!末将遵命!” 突然,一个身着将军甲的武官第一个表了态。 他本来就是大乾朝廷的人,自然也是最能够为了景国青拼命的人,所以此刻已然再无半点犹豫。 而其他人见状心中便也有了同样的决断。 不论如何,他们终究还是大乾人,哪里甘心看着魏长天这样一个“侵略者”在自国京城如此耀武扬威。 如果真能杀了魏长天,不仅他们都会成为大乾的英雄,自此名扬天下。 单就是那份天道气运的诱惑,也令他们终于决定要搏上一搏。 “好!老夫倒要看看这贼子是不是真有通天的本领!” “我等一起上!围而攻之,定可将此贼毙杀!” “说的对!怕他的鸟!” “对!我大乾人绝不是孬种!” “......” 下一刻,在一片附和声中,众人的表情渐渐变得凶厉,心中的恐惧也因此被压制了下去。 既然打定了主意,那他们也不墨迹。 只见十余道气势顷刻间冲天而起,一道道人影踏步登空,自下而上便向着烛龙围攻了过去。 “轰! 轰轰轰! ” 十余个上三品高手同时出手,这份阵仗自然无比夸张,远远看去颇有一点与日争辉的磅礴之感。 街上的禁军、屋中的百姓,无数看到这一幕的大乾人皆再次燃起热血,心中产生了一种“大乾绝不会亡”的自信。 从因为景国青的表态而狂热,到因为烛龙的出现而恐惧,再到现在因为十余个高手的反击而激动...... 或许有时候希望和绝望真的只在一线之间,当人身处在一种极度紧张的环境中时,对于局势的判断特别容易变得极端。 换句话说,就是“要么天堂、要么地狱”。 接下来,如果魏长天不敌这十余个高手,真的被击败了,那大乾将会变得前所未有的团结,不管魏长天再怎么谋划,想必都无法覆灭这样一个王朝了。 可如果魏长天赢了,仍旧在这种情况下杀了景国青,那么大乾人的信心无疑则会彻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