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2章 新·禁军(利益)集团(2 / 3)

加入书签

形不成那种传承千年级别的真正的世家、门阀。

事实上,就连同样等级的大族、豪族、望郡也无法和河南道,江南道等同等大族相比。

就比如,郭戎同志在长安的大总管韩愈,自称昌黎先生,其韩氏望郡昌黎,然而同为望郡大族,即便有韩愈这样文采出众,又身居高位之人,也很难真正和传统位于相对南方的大族相比。

至于,在大唐政治、军事版图上占据重要位置的卢龙节度使也并不富裕,也需要砸锅卖铁才能维持那几十万的大军,才能给这几十万大军配上相对完备的装备。

如同今天禁军一般,用钱去打仗,甚至打出零伤亡这种事情……

原本崔府正门门前的位置,实际指挥这次作战的禁军训练中心教官李方爆,一边下达命令,指挥麾下的士卒继续行进,一边用眼角的余光看向旁边这个年轻的什长。

等到后续的任务布置完毕,缓步走到处于震惊状态的张仲武的身边,笑呵呵的说道。

“年轻人,有时候就是长长见识,”看张仲武依旧没有回神,李方爆继续说道,“还记得开战之前我跟你说的么?”

这句话一出,张仲武脑海中的记忆瞬间被唤醒。

一瞬间想明白了前因后果,张仲武无奈的笑了笑。

“怪不得家父在研究了禁军的编制、条例、战法之后,对郭大将军推崇备至,战端未起之时胜负已定,这如何能不让人惊叹!”

听着张仲武的叹息,李方爆笑而不语。

和很多同僚一样,早在俱文珍在长安发动的叛乱之前,平民出身的李方爆就已经达到了自己出身的天花板——团校尉。

只不过,此时的团非彼时的团,一个小小的团校尉,卡掉了无数的俊才。

在大唐,真正的傻子很少,在军中,尤其是从各地的边军中抽调的精锐组成的神策军中,和李方爆一样的人不要太多。

跟随俱文珍发动叛乱的神策军总人数超过六万,难道这六万人里就真的一个知道自己是被懵逼的都没有么?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能看出叛乱的人太多了,但是大多人人在判断出来的这是谋反之后,并没有选择当场反正,而是默默的参与了叛乱之中。

真正的原因看起来简单的可笑。

因为,如果按部就班,这些人恐怕永远也迈不过从校尉到游击将军的这一道看不见的沟渠。

无法越过这道横沟也就意味着要做一辈子替别人管兵的高级兵,永远不可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所以,他们义无反顾的参与了叛乱,仅仅是为了博一个出身,博一个前程。

因为他们不是曾经唐军的主力——大唐的府兵。

因为他们是募兵,是以从军为职业,打仗做日常的雇佣兵!

孟子曾言,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对于一群孤魂野鬼一般的雇佣兵而言,背叛,真的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别说对准的目标是太上皇,就算举起横刀,拿起长矛,直面的是李唐的皇帝。

如果,皇帝不拿钱赎命,皇帝,也绝对不如一文钱更有价值!

反正扛着枪,替谁打仗不是打?

再说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

叛乱平底之后,太上皇收拢了绝大部分神策军。

在郭戎的建议之下,剔除掉了部分彻底败坏的家伙之后,如何处理数量高达数万的精锐神策老兵是太上皇李诵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郭戎一直都很好奇,太上皇是如何一举将数万神策老兵尽数收入囊中,要知道,这样数以万计,既有经验,又有阅历,脑子不笨,又各有见识的家伙是何等的难伺候。

处理好了是财富,处理不好就是整个大唐未来最大的隐患。

太上皇确实很厉害,但是……

太上皇不是神仙,不可能凭借一句话让所有神策叛军转变思想。

太上皇不是那位黄毛小子,有一手无敌的嘴遁,可以破天,破地,破空气。

事实上,郭戎不知道的是,太上皇能顺利的收服那些神策叛军中真正的精锐正是因为郭戎的建议。

穿越之前,郭戎不是什么大老,也不是什么专家,但是教员的话郭戎记得很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无论是救援安西,还是维序李唐,一支强而有力的军队绝对是最大的基础和最重要的保障。

郭戎不懂政治,不懂经济,甚至连如何练兵,如何建军也是摸索之中,所以他拿出了一套兔子和大唐府兵制度相结合的制度和体系。

太上皇不懂军事,但是太上皇懂政治和经济,太上皇在琢磨人心的方面更是冠绝天下,郭戎无意识的行为无疑点醒了太上皇。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从无产、无德、无家、无良的雇佣兵,变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