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3 韩愈到访(2 / 2)

加入书签

点头,怪不得曾经的教官总喜欢问你们是没吃饭,确实管用…… “继续训练吧,第一天训练可以稍微控制一下度,李二牛!” “中郎将请放心,我有分寸!” 微微点头,郭戎带着身后几名卫兵转身离去。 “子言(裴植),我刚才说的话都记录下来了吗?” “已经记录完毕了!” 接过裴植递过来的记录,郭戎开始认真查看,看完之后,郭戎点了点头。 “稍后整理一下,明日我会放到简报里呈送陛下……” 郭戎的话还没说完,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郭戎下意识地抬头,来人是负责在营门值守的韩湘。 “出什么事了,韩湘?” “权知国子博士到访!” 听到国子两个字,郭戎就开始头大。 国子博士郭戎还是知道的,国子学的核心骨干,正五品上,清贵之职,一般都是大儒或者饱学之士,武力值一般不高。 郭戎会知道这个,完全是因为刚刚从国子监六学挖了一拨人,现在听到权知国子博士到访,郭戎的双眉紧蹙,额头皱起。 毕竟现在不是后世,业务部门之间有点矛盾,下班之后朋友没事喝个小酒,撸个串啥的。 长安的城门都关了,这个点跑到长安城外的长缨军军营来拜访,如果不是脑子有大病那就是来找麻烦的,当然也有可能两个都有。 “有名字么!” “权知国子博士——韩愈!” 听到韩愈,郭戎的头瞬间变得两个大。 唐宋八大家的名头郭戎不在乎,在如今文坛上的声名鹊起对郭戎影响也不大,关键自己唯二认识的两个文官都曾经提到过韩愈,而且评价大致相同。 韩愈的文章一绝,诗歌亦为一代大家,教导学子非常用心,政治上也是很正地反对藩镇,什么都好但,是唯有一点: 在性格上,这位爷说得好听叫率真大胆、康慨激昂、铁骨铮铮、愤激不平、别具风格,说得不好听那就是头铁得不行,南墙都不如他脑瓜子硬的那种。 韦贯之告诉郭戎的是,李实势力最大,连宰辅都要避其锋芒的时候,一个铁憨憨一样的监察御史,鹤立鸡群一般的拿着一纸奏疏在朝堂上直接弹劾李实,然后求锤得锤…… 虽然说的有些戏谑,但是郭戎能听出来韦贯之对于韩愈这位大爷的尊敬,至于柳宗元的评价和韦贯之差不多。 韩愈做监察御史的时候,同为监察御史的柳宗元和刘禹锡已经成为了东宫二王旗下的干将,面对已经在文坛有了一定地位的韩愈,两人竭力邀请。 韩愈并不反对政治革新,但是对于王叔文等人的改革思路却很不感冒,大致评价就太着急、太草率,没经验肯定失败,不仅没有接受邀请,反而在弹劾李实被贬谪之后,直接写诗开骂: 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 或虑语言泄,传之落冤雠。 二子不宜尔,将疑断还不。 中使临门遣,顷刻不得留。 表面是是说刘禹锡、柳宗元向王叔文等人传谣言,但是事实上是韩愈在提醒刘禹锡、柳宗元和二王保持距离,否则必受牵连。 虽然当时没听韩愈的劝说,但是不影响柳宗元对于韩愈眼光的钦佩以及性格的直率和坦荡。 韩愈的判断准确,眼光独到,才情也堪称一绝,堪称人中之龙。 但是话说回来,就算再牛的人,扛不住这不锈钢一般的脑袋。 所以韩愈这一辈子基本上就回京,被贬,回京,被贬…… 当然,在原本的历史上,韩愈还是比柳宗元要幸运一点的,好歹还在仰卧起坐,至于柳宗元,王叔文改革之后就没复起过。 。 在郭戎这蝴蝶效应的影响下,柳宗元已经今非昔比,在李诵身边当起居舍人当得挺过瘾。 看李诵和李纯的态度,应该跟永州和柳州没什么关系了,唯一的问题就是柳宗元就是太年轻,不过现在的柳宗元才堪堪32岁,只要自己不作死,五十岁入阁几乎是板上钉钉。 至于韩愈可就不好说了,不过郭戎也顾不上柳宗元,国子监在这个时候把韩愈这位爷派来,是准备骂自己骂一个通宵吗? 算了,挨骂又骂不死人,国子监的关系还是有必要维护一下,僵持下去对自己没什么好处,关系好点说不定还能以后可持续的挖人。 。 “这位韩博士在哪?” “在营门处等候中郎将命令。” “请韩博士入营,哦,算了,我直接去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