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4章 野心家联盟(2 / 3)

加入书签

,一片不亚于大唐的新大陆,无数的高产作物,穷的土地……和造反所形成的巨大风险和成本相比,探索海洋获得的收益和付出比简直低到可以忽略。 山东豪门的想法直接逆转,险些让陈宏志直接崩溃,好在,这些本质上自私自利的家伙给了陈宏志留下了一线希望。 他们不参与造反,但是他们也不会向朝廷告密,只要不触犯到他们在大唐的利益,藩镇也好,朝廷也罢,一切的纷争和他们是没关系的。 虽然这立场本身已经偏向了占据了优势的朝廷,但是终究给陈宏志留下了一丝希望,陇西/关中勋贵、山东豪门不参与,但是依靠现有的力量,未必就不能将李唐拉下马,就算不能也足以让李唐承受一场比安史之乱更为恐怖的战乱。 看到所有人都看向自己,主人卢龙节度使刘总也示意自己开始,陈宏志也不再推延。 “诸位,在下陈宏志,相比诸位都已经认识了,很多该说的我也都已经说过了,现在如今大唐的局势已经非常明朗,高官、勋贵、豪门、世家跟我们已经不是一条心了,好在他们不向李唐告密!” “吐蕃人被打得很惨,但是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吐蕃大相赤苏仁谢已经控制住了局面,赤苏仁谢已经开始从吐蕃的西境道收缩,河西北道部分兵马开始向东部集结,最迟到明年开春,吐蕃人可以在东境道、南境道、集中至少三十万大军。” “南诏人原本是大唐的簇拥,但是随着韦皋病死,吐蕃危及,岭南各镇蠢蠢欲动,南诏王感觉到了极大的恐惧,生怕他会成为吐蕃之后,大唐吞并得下一个目标!” “如果吐蕃出兵,南诏王愿意倾全南诏之兵十万,北上剑南、东进岭南道。” “草原之上,根据任迪简的说法,两方势力正在搏杀之中,如果没有外界因素的接入,没有个三年五载,根本就分不出一个胜负。” “任迪简大帅怎么样了?去年太上皇的大军一路北上之后似乎一直停留在丰州,到现在都没有任何消息传回胶东。” 问出问题的人是来自胶东防御使李师道的亲信,魏鹏飞,当然也是陈宏志之外最后一个抵达幽州的。 “任大帅其实还不错,据说太上皇在丰州这段时间任迪简伺候得不错,天德军和振武军恐怕要合并了,到时候任迪简就是真正的大帅了!” “啊!~” 代表李师道而来的魏鹏飞明显一愣,稍稍思索之后询问道。 “这是任大帅那边传回来的?任大帅那边可是不能出问题的,那一路才是真正的杀招……” “任迪简在丰州好好伺候陛下,自然不会专门传递消息,不过宏志说的情况有九成以上的可能性是真的!” 而给出这样一个肯定答桉的人正是本地的主人,卢龙节度使刘总,看着魏鹏飞脸色不解的表情,难得心情大好的刘总亲自为包括魏鹏飞在内的众人解答。 “任迪简留在卢龙境内,由他的亲信所经营的商路没有任何变化,每个月都会有大量的军械从那里被运往北边,换回大量的皮草,马匹,药材以及其他财富,从未停止。而且……” 而一个而且,所有人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去。 “而且最近几个月规模似乎还扩大了,翻倍都不止!” “仅仅上个月,从刘润龙那个怀安堡,就往漠北输送了至少八百套扎甲,六百套锁子甲,六百套皮甲,四百张强弓,六百架强弩,换回了上万匹战马,牛、羊不下三万!” 刘总这清晰到了极点的数据,让周围的众人震惊,而震惊的即在于数据本身,这种巨额的财富确实让人心动。 同时震惊的,是刘总精锐能掌握到这种数据,这种掌控力度,同样令人望而生畏,虽然现在是盟友,可是未来…… “呵呵,诸位不必过于吃惊,要知道任迪简的商路,从起始点到最终的目的地,有半数以上是属于我卢龙镇的辖区,了解这些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 “一个小小的边堡每年从漠北、辽东获得的财富我看了都心动,我现在甚至都后悔为什么自己当初没有进行这样的尝试。” “虽然我看着任迪简发财很眼红,但是这无疑也证明任迪简现在在丰州好得很,说不定未来我们还要叫他一声任大帅也说不定,哈哈!” 说着说着,刘总突然来了兴致。 “诸位知道任迪简为了尽快从防御使变成节度使,据说对于陛下地讨好似乎是费尽了心思,为了助任迪简一臂之力,同时也确保任迪简没出意外……” “我还派人把从契丹人手里抢来的几支千年的老山参送给了任迪简留在怀安堡的亲信,让那个亲信这东西送回丰州,并且建议让任迪简进献给陛下!” 说到这里,刘总突然哈哈大笑,看着茫然的众人,刘总心情更好了。 “诸位恐怕不太了解辽东的这种特产,人参又叫做棒锤、地精、老山参,那可是大补之物……” 一句大补之物,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了刘总背后的小心思。 太上皇那身体能活到现在都奇迹,如果任迪简把这东西直接进献了,在不知道情况的情况下,太上皇如果服用了,那太上皇瞬间升级先皇。 好好的太上皇在自己的地盘上吃了自己进献的东西之后挂了,任迪简就是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到那个时候,任迪简除了提前动手造反,根本就没有任何退路。 在心底,所有人对于刘总的小伎俩是既佩服,又警惕,跟这种家伙合作,确实要长一百个心眼,否则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往死里坑。 看样子,太上皇身体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对于李诵恨之入骨的陈宏志依旧代表其他人问出了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