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4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1 / 3)

加入书签

因为莫灵均的反间计,谭忠开始向后方的汴州要求援军,而另一方面作为朝廷平叛主力的长缨军也没闲着。 汴州城移动约一百五十里,白沟南岸的一处军营中,正在进行军议的郭戎收到了来自莫灵均计划的信件。 “好家伙,莫灵均这小子的胆子是真大!”这是郭戎看完了莫灵均送回的计划之后的第一反应。 看着郭戎惊讶的声音,皱起的眉头,郭戎身边的几人同时将目光投向了郭戎手中,他们很好奇莫灵均到底写了什么,竟然让郭戎如此的失态。 只不过,还没等军帐中的人询问,一个声音突然从营外传入。 “莫灵均干什么了?” 伴随着声音,一老一少两名文士正迈入而入。 这两人正是长缨军的行军司马,长缨军实际上的后勤大总管刘禹锡,以及前淮西节度副使,蔡州刺史,如今郭戎的幕僚吴少雄。 刘禹锡和吴少雄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娃娃脸的折牧雨,吴少雄正是郭戎抵达曹州之后,郭戎专门派折牧雨带人接回来的。 问出问题的正是郭戎给予厚望的吴少雄。 听到声音,郭戎惊喜异常,至于原因很简单,这位自称对军事一窍不通只是擅长处理政务的老先生大局观和判断力太惊人了。 李师道隐藏在暗处策动乱局以求渔翁得利,关陇勋贵会辅助朝廷,山东豪门会保持中立…… 长缨军、左武卫东进期间河北军会按兵不动,确定长缨军东进胶东河北军会倾巢南下…… 吐蕃大军按兵不动不是单纯坐山观虎斗,而是在阴谋算计酝酿机会准备给长安致命一击,为了解除郭戎的后患也为了成就自己的声名李诵很可能率军西狩…… 到目前为止,根据郭戎提供的信息,吴少雄对大唐整体局势的判断精准到了恐怖的程度,此时此刻吴少雄的抵达,等于给郭戎送来了一个可以判断局势走向的金手指。 “吴先生,没想到您这么快就到了!” 看着激动的郭戎,吴少雄的脸上挂满了欣慰的笑容。 “大将军八百里加急,老朽怎么敢拖延!” “吴先生,你的身体……” “大将军不必担心,老朽的伤虽然还没有彻底恢复,走上这一辆百里路还是没问题的,不知道莫中郎到底做了什么事,竟然将大将军失态到这样的程度?” 看着一脸好奇的吴少雄,郭戎想都没想直接把莫灵均的信件递了过去。 从郭戎的手中接过信件,抬眼一看,吴少雄的眉头微微皱起,很快又舒展开来,脸色挂上了一种让人捉摸不透的笑容。 吴少雄不笑还好,这一笑,让周围几个本就好奇的人心中如同有猫爪在不停的抓挠一般,吴少雄抬头看着看到身边几个人的目光,呵呵一笑,在军帐中环视一圈,最后把目光锁定在了军帐中唯一一个身穿明光铠,却带了一种儒雅气息的军将。 “罗中文?” “正是!” “果然是一表人才,大将军,请罗参谋长给大家念一下如何?” 郭戎点了点头,吴少雄随即上前两步将信罗中文,罗中文接过信,看了几行之后,面部的表情也是一阵微微的抽搐。 “莫中郎设计了一个很复杂的计策,本质上,嗯,我认为是反间计、苦肉计的结合,具体是利用……” “莫灵均说他有超过八成的把握,计策能够成功,只不过成功之后能够吸引的叛军数量就无法确定了,与此同时,因为计划的变更,他会派人将俘虏沿着我军主力方向前行,而他自己留下千余人,保持对敌军的监视,随时向主力方向传递对方的情报。” 一边理解一边解析,花费了整整一刻钟的时间,一点一点的将莫灵均的安排和计划讲述完毕,罗中文长出了一口气,而在场的长缨军高级将领们一个个神情多少有些不太自然。 罗中文话音落下之后,韩湘的声音立刻响起。 “这么复杂,而且这么多人一起,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漏洞实在太多了,那谭忠那是老将,打了整整几十年的仗,莫灵均这是疯了么!” 事实上,韩湘的话几乎代表了在场所有长缨军将校的心声,整个军帐之内除了吴少雄之外,所有人都在点头或者带上了肯定的神情。 毕竟,在郭戎的熏陶之下,长缨军战术和战略层面奉行的原则是简单、有效、实用,复杂的策略不是没有,但是多半是战略层面集思广益的结果。 郭戎看完莫灵均计划之后的第一反应跟韩湘的话如出一辙,只不过经过了罗中文抽丝剥茧的第二遍分析之后,郭戎隐隐的感觉到了一点不对劲的地方。 莫灵均虽然是长缨军中最激进的将领,但是本质上在内心深处他也是一个很细致的人,所以在他的带领下,长缨军的骑兵团历来都是突飞勐进,伤亡虽然不是最少的,但是战绩是最为辉煌的。 正当郭戎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思索的时候,带着浓浓笑容的吴少雄开口了。 “韩湘?” “吴先生,正是韩某!” “嗯,韩校尉是不是感觉莫中郎的谋划有些过于冒险了?” “是,莫灵均的计划确实有成功的可能,如果成功了确实可以多引出来部分叛军,问题是风险太大了,万一有一点纰漏,那就等于彻底暴露了,到时候……” 说到了一般,韩湘自己愣住了。 因为韩湘发现,成功了很好,但是如果暴露了其实好像也没什么,因为长缨军最终都是要和对方进行一场决战的,所以在根本上不存在什么暴露不暴露的。 而且,长缨军也是在收拾完胶东,返程的途中才变成了四万人的编制,万一对方拿着长缨军两万多人的过期情报,就算失败了,也未必不能把对方多骗过来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