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千零四十九章 汉灵帝的骚操作(1 / 2)

加入书签

不得不说,玩家里的能人还挺多的,很快就有人做出与亚鲁希特尔曼差不多的判断,只是相较于亚鲁希特尔曼来说,其他玩家只觉这是三大国看不惯那些恶之玩家的作为,提前祭出来的惩罚机制。不怪他们会这么想,因为气运的作用和其它游戏的幸运值属性很像,然后功德和业力的部分,也与其它游戏里的正义值和邪恶值差不多,只是惩罚方式要比其它游戏来得隐蔽,惩罚力度也比较大一些而已。只是话说回来,这些恶之玩家也挺有两下子的,在知晓气运凝形、业力和功德的属性和作用以后,竟然还能维持既有的局面,没有直接打起来,让其他玩家不觉感到遗憾。不过,所有人都很清楚,这只是暂时的稳定而已,在这一届的王者御魂争霸赛结束以后,这些恶之玩家之间肯定会爆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与此同时,也让其他玩家意识到,《帝望》虽然只是个游戏,却不代表玩家就能肆意妄为,基本的做人底线还是得有的。要不然,就会像那些恶之玩家一样,突然一个曝雷就躺下了大半。众人摇了摇头,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在他们看到红名的单位,包含那些恶之玩家时,只要有那个能力和条件将之解决,那就一个不留地通通解决掉!功德这玩意儿,能多攥一点就多攥一点,不亏。……如其他玩家所想的那样,蛮夷势力那边的恶之玩家,现在虽然没有打起来,可其彼此间的关系也明显地变差了许多。因为他们这群人是什么样的一个德性,他们自己最清楚不过的了,只要有足够的好处,然后再给他们一点儿机会,他们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三大国……还真是好手段啊!这是汲取了《战国》的教训?呵呵呵,有趣……真的有趣!我得承认,这次是你们赢了一手,可然后呢?等我们熬过这一个阶段,三转成就c级的存在,你们将为此付出代价。〞暗魔胤帝在搞懂功德和业力的作用和机制以后,不禁冷笑道。不可否认,业力的设定对他们这些恶之玩家的限制和影响还蛮大的,却不代表这条路就走不下去。想逼恶之玩家自相残杀,将彼此给废了?想得还真美啊!虽然说,只有功德能消除业力,却不代表玩家只能透过功德的获取来抵销业力,死亡复活也是一个办法。此外,业力虽具有会削弱气运和福缘的功效,但其削弱的力度是相对的,当自身的福缘和气运足够庞大的时候,其作用便可忽略不计。也就是说,他们只要让自身的气运和福缘维持在一定程度以上,就能无视业力的作用。真要扛不住业力的爆发也无妨,只要把身上值钱的东西都给存放好,然后多整点具有镇压气运能力的装备道具在身上,找个风水宝地死上这么一回,就能消除部分的业力,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自身的损失。等他们三转晋阶至c级层次,气运凝形以后,只要他们没做出屠城之类的事情,只要他们每隔一段时间,杀几批业力缠身的那种单位,如盗匪、强盗、流寇等等,基本上就可无视业力爆发的问题。重点在于,业力这玩意儿的增长方式,并不包含玩家与玩家之间的杀戮。限制他们击杀原住民npc,却不限制他们击杀其他玩家?就暗魔胤帝看来,这是三大国所设定的机制中,最大的一个败笔!玩家们越是看重原住民npc的性命,越是避免自身业力的增长,他们这些恶之玩家的操作空间也就越大。不过,那是以后的事情了!他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个,就是积攥足够的气运和福缘,为接下来的三转做准备。所以,这一届王者御魂争霸赛的最终胜利,他们拿定了!暗魔胤帝心中暗忖道。……在征西将军沐云凝聚诸侯朝运以后,大汉帝国的朝堂上,那些世家豪门便沉默了许多,至少在面对与征西将军沐云有关的议题时如此。相准了这一点的汉灵帝,趁机做出了不少决议,那些世家豪门见势不可挡,只好退而求其次,透过利益交换的方式,尽可能地从中捞取好处。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来到了《帝望》第十年的十月上旬,汉灵帝终于和那些世家豪门尽数达成协议,下达新一轮的任命和封赏。〝终于来了吗?〞就在汉灵帝发布圣旨前的那一刻,沐云转头朝向洛阳的方向,嘴角微扬地说道。沐云才刚说完话,一连串的系统讯息便响了起来。首先,汉灵帝恢复了州牧制,各州刺史基本上都升了官,包含征西将军沐云也是。于此同时,汉灵帝重设西域都护府,并将之分为南府和北府。别怀疑,这只是汉灵帝与那些世家豪门相互妥协的结果,征西将军沐云虽兼任穆、辛、鸿三州州牧,领的却是西域南府都护的官职。至于西域北府都护,也就是原本的西域都护一职,则落在升格为凉州州牧的董卓身上。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的任命封赏当中,尚在北方与鲜卑作战的袁绍和曹操等人,并未得到进一步的任命,而在朝堂上参了征西将军沐云一本的袁术,却被提前发配到南阳当太守去了。然后,得到确切好处的世家豪门,便在这时响应起了大汉帝国对鲜卑的战事,一个个慷慨解囊地提供钱粮,并在短时间里面为大汉帝国拉练出一支又一支的义军来。接着,就看到大汉帝国的三公九卿来了一个大洗牌,如袁隗之类的老家伙,基本上都退了下来,换上一批较为年轻点儿的人,如袁基、杨彪等等,就连征西将军沐云都被安了个御史中丞的官职。再然后,就看到汉灵帝封其长女万年公主为【万年长公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