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2章 大自然的威力(3 / 6)

加入书签

并时刻侦查水位变化; 第二,就是成立后勤部,抓紧设立临时庇护所;这不单单是为了承接岸边居民的居住问题,更方便政府统一管理,科普防灾知识,针对学习能力较强者,还可以临时征用进抢险队伍。 没错。 顾几来往时观察过,发现高哈蒂政府的人员非常急缺,尤其是冲在一线的消防、警察,所以及时设置志愿者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他之前在二战工厂关卡就是依靠志愿者才安全渡过最后一劫。 早晨在邦区政府医院,顾几也体会过印度本地人的能力,只要耐心教,他们还是比较靠谱的,很能吃苦。 基兰一听,大喜过望,当即邀请他来政府大楼用餐。 本着能省一顿是一顿的想法,顾几当然不会错过这一次蹭饭的机会,就当县长还给他一盒罐头。 县政府大楼里,官员们里里外外跑着,忙得不可开交。 顾几与基兰汇合后,两人带着他去了员工食堂。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讽刺他在车上抠门的举动,秘书“特意”为他准备了丰盛的大餐,手抓饭、饼、咖喱鸡块、咖喱鲜蔬、奶豆腐,最后还有一杯奶茶。 “你们高哈蒂的食物战略储备够丰盛的。” “克瓦特拉,马上通知食堂餐饮,这一顿就算了,从晚饭开始,节省食物,严格按照帮政府灾害应急响应措施来办。” 顾几一句话,基兰就领会了其意思,立刻眉头一皱,转身呵斥起秘书。 后者知道自己弄巧成拙,急忙双手合十,羞愧地离开。 自从顾几给他提了很多有用的建议后,基兰现在简直把他当作了自己的“智多星”,要不是顾几告诉对方灾害管理部长已经把他划入前线调查组,恐怕早就把顾几收入囊中,捆在高哈蒂。 尽管顾几很不适应用手抓饭,但必须承认的是,这是他进入关卡以来的第一顿正儿八经的热乎饭,倒是扫去了在屋外淋雨的寒冷感,只是印度咖喱的味道实在太重,吃起来辛辣感十足。 午饭过后,已经下午两点了。 顾几喝着热乎的咸奶茶,稍作休整,又驱车赶往大坝。 了解蓄水位有助于他建立溃堤预期,也可以排查真正的事故原因,完成后续可能涉及的其它目标任务。 最近的一处大坝距离高哈蒂只有900米左右。 是一座土石混合坝。 它主要由坝体、防渗体、排水体、护坡等4部分组成,相比于混凝土坝,它有就地取材、节约水泥,对坝址地基条件要求较低等优点,缺点是耐久度略差一些。 整座大坝坝轴线为弧形,长约660多米,高约90米,蓄水总容量约41亿立方米,属于中型大坝。 顾几将车停在安全处,站在车顶,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大坝坝体。 有前车之鉴摆着,连印度最大的大坝都能溃堤,更别说这种默默无名的了。 但因大雨视线受阻,他也很难看清坝体细节,至少从表面上看,没有什么明显的破损之处。 整座大坝一共有9处孔闸,此刻在邦水利厅的指挥下,正全力开闸泄洪。 高哈蒂岸边河流湍急,也正是这个原因。 顾几找到负责人,在亮明身份后,来到大坝中央控制室,先是检查了当前蓄水位,已经达到了81米,按照水库正常蓄水位76.68m,最高蓄水位80.21m来算,它已经达到了危险范围,随时可能引发溃堤。 水利厅部长在会议上不是信誓旦旦地说没问题么? 难道是不想背锅? 面对他的逼问,大坝负责人说泄洪一直在进行,只要雨势不变,蓄水位就会下降。 可关键是,谁也不知道热带低压带会持续多久,降水是否还会增强。 顾几将数据用手机拍下来,并分别传给了基兰县长以及法缇玛,前者表示会立刻上报首席部长,面对一颗悬在头顶的定时炸弹,换谁谁都会急眼。 毕竟一旦大坝溃堤,第一个遭殃的就是高哈蒂。 而法缇玛也已经与海德拉巴德海军基地联系完毕,印度海军气象分析中心正在与阿萨姆邦气象厅互通数据,对孟加拉湾热带低压带做最后的判读。 傍晚,雨势开始转小。 恢复了昨天下午细雨的状态。 顾几站在政府大楼的台阶上,望着院子里欢呼的官员,以及全程沸腾的民众,微微蹙起了眉毛。 因为他知道灾难绝不会这么轻易结束。 事实也的确如此。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亮,他就被县长秘书叫起来,邦政府突然召开了二次紧急会议。 为了节约水源,他连脸都没洗,就急匆匆下楼。 或许是昨天汽车趴窝的事件让基兰产生了阴影,今天他的车辆也换成了改装涉水喉的越野车。 两个多小时后,他们再次抵达邦政府大楼。 一晚上没回来,迪斯布尔的水位并没有降下去多少,会议室里还是昨天那群人,或许是终于察觉到事态的严峻,每个人的脸上都多了几分凝重。 水利部长更是低着脑袋,看到顾几后,表情有些阴翳。 “看来大家都知道今天的会议并不乐观,但也有好消息,阿努拉格部长,你为民众准备的暴雨洪水自救指南的想法很不错,警察、消防普遍反应事故发生率降低了很多。” 首席部长坐到位子上后,先是夸赞了一下灾害管理部长。 谁知阿努拉格却只是咧了咧嘴:“首席,这个指南并不是我负责的,而是维迪与法缇玛的功劳,一人负责写,一人负责联系媒体发送。” “哦,维迪?” 首席部长诧异地看着顾几,最后赞赏性地夸道:“不错,年轻人的好想法就是多!” 随后会议正式开始,他先是让气象厅部长公布了与海军气象中心共同商讨的研读结果。 原来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