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5. 黑椒牛柳、番柿虾滑粉丝煲 只愿做木棉……(2 / 3)

加入书签

扫了一圈,神色平静,上前将托盘放下,端出两碟红糖糍粑。

冯渊兴奋开口:“温娘子,还有吃的啊?”

“是的,”温仲夏微笑道,“各位郎君,这是饭后甜点,名唤红糖糍耙,是用糯米和红糖做成的,趁热吃味道最好。”

听她这般说,众人又看向那两碟红糖糍粑,垒成小山状,外表裹着淡黄色的细粉,腰部缠着一圈红糖浆。

冯信道:“温娘子,还是你想得周全,他们刚还在说没吃过瘾呢,你的甜点就来了。”

这回都不用他招呼,大家迫不及待地动起筷子。

糍粑外层炸得酥脆金黄,热乎的内里却十分绵软,糯叽叽的口感,甚至还能拉出丝来。

黄豆粉格外地细腻,吃起来沙沙的,再尝到那黏稠的红糖浆,清香可口,甜而不腻。

“好吃!”

“软糯香甜,妙极。”

当着厨娘的面,众人你一言我一句的赞叹。

唯有一人,只咬了一小口,剩下一截糍耙搁在盘子里,没有再动过。

韩则仁嘴里甜,心里却在发苦,完全不是滋味。

上次在瓦子门口看见她卖爆米花,让他震惊不已,后来他又去过几次,没有再看到她的人影,以为她被那泼皮当街调戏吓到了,不再做买卖。

没想到时隔近两个月,再次相见,竟会是在这种场合。

他表面淡定,心里却如激荡的湖水。

看冯信兄弟俩言谈间门对她似乎颇为熟稔,难不成她这些日子是在给冯家当厨娘过活?

韩则仁确信她看到了自己,不过她的眼睛没有丝毫停留,就像在看一个陌生人一样。

有人问她如今在哪里做事。

温仲夏如实道来:“在太学门口摆了个小食摊,卖些小吃食。”

“温娘子的吃食在我们国子监和太学可受欢迎了,每次去都得排队。”作为她的忠实拥趸,冯渊不遗余力地帮忙宣传。

原来她转到太学摆摊,韩则仁在心里记下。

竟然只是个路边食摊的小厨娘,众人愈加惊奇,又想知道她从何处学得厨艺,是不是拜了哪位大师傅。

面对七嘴八舌的问题,温仲夏不卑不亢,从容作答。

见她气质出众,言谈得体,又有人询问她家里是何处,是不是以前读过书等等。

“只是略认得几个大字罢了。”温仲夏避重就轻。

韩则仁始终没有说话,甚至也不敢过多看向她。

其中一个衣着华丽,头戴翡翠发冠的年轻男子摸着下巴,吊儿郎当道:“似温娘子这般美丽的小娘子,在大街上摆摊,风吹日晒的,着实让我等心疼啊。”

“温娘子有这副好相貌,理应金屋藏娇,被男人捧在手心里,那时吃香的喝辣的,还不用弄得满身油烟伺候人,岂不美哉,大家说是不是,温娘子你可有考虑过?”

他说着大声笑了起来,旁边几人听懂他话里之意,也露出暧昧的笑容。

温仲夏敛起神色,腰背依然挺得笔直。

她心里清楚,这个时代,在这些有钱有势的人眼里,厨娘和那小厮、丫鬟没什么区别,都是低人一等的下人。

要是做得好吃,被赏了点钱,便应该感恩戴德,又或者凭借一点姿色,被主人家收进房里当个妾,那简直像是一步登上了天。

那男子此时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说着看似夸赞,实则贬低的话,八成以为别人听了,还会心花怒放,感激涕零呢。

然而温仲夏面无表情地看着他说:“陈阿娇是有金屋,可最后还是被废黜郁郁而死。”

那男子一听,脸色微变,又道:“我可不是汉武帝,我对美人向来都是怜香惜玉的。”

旁边还有人附和他:“早就听闻严兄后宅美人多且和睦,真是令人艳羡。”

姓严的男子翘着下巴,颇为得意。

“小女子不才,情愿做孤零零的木棉,不愿当攀附的凌霄花,”温仲夏嗓音清柔且悠长,“摆摊没什么不好,自己挣钱自己花,心里踏实。”

她说完,正厅一片寂静,几乎可以听见呼吸的声音。

“好,说得好!”冯信勾起唇角,大力鼓起掌来,“巾帼不让须眉,某实为佩服。”

“严兄,你是不是喝多了,莫要胡言乱语,”他冷着脸看向那华服男子,“温娘子也是我请来的客人,你们对她要尊重,不然便是不尊重我。”

那男子家里是有钱,但无一官半职,在冯衙内面前从来只有顺从的份,被他这么一警告,后脊背隐隐发凉。

他垂着脸,含含糊糊应了两句,不敢再调笑,旁边几人也沉默下去。

“藏什么娇啊,”冯渊先是白了那姓严的一眼,大大咧咧道,“温娘子要是藏了起来,我们这些学生上哪儿吃饭啊?不行,绝对不行。”

“温娘子,你一定要坚持做下去,最好越做越大,让我随时随刻都能吃到最美味的吃食,”他还抱怨,“你如今的食摊才两张桌子,着实挤得慌,再扩几张桌子便好了。”

听了他这话,温仲夏的眼底再次蕴起浅浅的笑意:“一口气吃不成大胖子,得慢慢来,会有的。”

“那太好了。”冯渊憨憨一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