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一百四十八 忙的脚不沾地(3 / 3)

加入书签

朱由检上前,看着地上的红色番薯,捡了两个递给秦良玉,道:“煮熟味道不错,生食亦可。”

“臣僭越。”秦良玉抽出刀刮去泥土,连皮吃了起来。

“滋味甚好,陛下可以尝尝。”秦良玉说道。

其实味道一般,但是足够充饥,而且看产量很不错的样子。

“朕不吃,吃多了不长个子。”朱由检举手划过头顶,平移到秦良玉下巴处,道:“差这么多呢。”

秦良玉莞尔一笑。

这皇帝不怎么正经啊,不过如此勤政爱民,也是千古罕见了。

陈经纶称重了过来。

八分地,三石又七十二斤,合一亩四石又六十斤。

“此地块乃是臣特意挑选的,相对贫瘠,且藤蔓苗成活后未浇水追肥。

若是施肥,恐怕还能多收三五斗。

当下国朝平均亩产八斗,只需三两成田地改种番薯,则百姓无饥馑。”陈经纶的眼睛在放光。

百姓的眼睛也在发光。

早知道能收这么多,拼了命也要种一块地的啊。

三石半,省着点够吃半年,而且赶得上种麦。

朱由检环顾四周,道:“朕看周边就这一块地,推广不易吧?”

“种苗不足,只能一村种一块地,让百姓看到产量,自然踊跃种植。”陈经纶回道。

百姓看不到结果,是不会改变世代流传的耕作方式的。

绝收的后果太重,承担不起。

主要还是朝廷的信用不足以让百姓无条件支持。

不过等番薯推广结束,像陈经纶这样亲自下地示范的,在百姓中的号召力会很强,朝廷再有新的政令,推行起来就是一句话的事。

这是不亚于番薯的收获。

“令各官衙妥善留种。”朱由检回头交代一句,又对陈经纶道:“卿不妨以番薯磨粉,看看结果如何。”

“臣遵旨。”陈经纶决定回去试试。

番薯很好,但是不如稻麦好保存,若是能跟米麦一样磨粉,有助于鼓励百姓的积极性。

“行了,你忙吧,朕还得赶路。”皇帝拍了拍陈经纶的肩膀,翻身上马而去。

目送皇帝离开,百姓立刻围了过来。

“大官人,真的是皇帝啊?”

“如此亲民可是罕见,哪怕太宗也没下过地。”

“官人,可知皇帝什么时候选秀女?”

“别想这些有的没的。”陈经纶说道:“回去好好想想,明年到底种多少番薯。”

“大官人放心,决计不会耽误事。”诸人纷纷保证。

跟谁过不去,不能跟肚皮过不去啊。

陈经纶带着番薯离开。

有些玉米该收获了,同样要去看产量。

不只他,司农监上下包括宋应星都忙疯了。

每块地都要统计产量,并登记造册,还要统筹存储留种,没一个能在衙门里坐着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