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捡个大漏(1 / 2)
不上学了,段天问便只好继续跟着马原打柴,但很快,他就解锁了自己人生的新乐趣——音乐。
他在集市,盯上了一对弹琴卖艺的老夫妻,老头弹琴、老婆敛钱,老头姓冯,演奏水平很高,乐曲演绎的婉转悠扬,极美!
段天问一听入迷,心中隐隐有种奇特的兴奋,似乎和乐曲有种非常亲近的共鸣。
于是缠着冯先生要学演奏,人家不教,段天问软磨硬泡,给老头家送柴、打扫院子、陪老两口聊天,连鸡都给喂了。
仨月,老头败下阵来,开始教授段天问演奏。
这一教,老头傻了!段天问学习演奏的天赋很高,而且非常用功。
小孩连做梦都在背乐谱,除去干活和吃饭,十根手指一直在不停地弹动,反复拨弄着脑中的琴弦。
冯先生见段天问进步神速,不住地点头,“难怪你小子非学演奏,你上辈子绝对是干这个的。”
段天问也对先生的评价深以为然,他学琴时的感觉真的好,就像是久别重逢,尤其是操琴,他仿佛轻弹的不是琴,而是自己的心。
一般人三四年也不一定能学出什么名堂来,段天问一年多就出师了——
主要是老头也累心,段天问手不闲着,嘴也不闲着,学着学着,奇怪问题满天飞。
“老师您说,这乐曲,是不是人根据各种动物的鸣叫创造的,您说这狗叫中是不是也暗藏着一丝韵律?”
冯先生正喝茶呢,闻言,差点让茶水给噎死。
从此马原跟着段天问四处卖艺,小孩九岁,演奏得又不错,大伙捧场,还挺挣钱,比打柴强太多了。
马原一见真挣钱,也跟着学,后来给段天问伴奏。
爷俩一年前走到了静山城,见静山城清雅整洁,风景如画,便有意久居。
也就是初到静山城时,爷俩去城外,赶静山禅寺的庙会,段天问闻得寺中的晨钟暮鼓之音,有感于心,创作了一首《静山不语》,曲调雅静优美。
也是凭此曲入醉仙楼献艺,一炮而红,有乐中神童的雅号。
流连醉仙楼的食客非富即贵,文人雅士不缺,又都极为推崇这首《静山不语》,认为此乐大雅,并有禅意沉淀其中,是许多雅士必点的曲目。
爷俩凭演奏,可日进白银数两。
前两天爷俩清点积蓄,已攒下不到九百两的积蓄,爷俩非常兴奋,商量着准备在静山城附近买房定居。
可打听了一下,城中房子太贵。
另外,爷俩还想寻个清静之处,这样练琴时也不会打扰到别人。
爷俩思量,静山城日夜不关城门,进出方便,干脆就在城外买房得了。
爷俩看上了一处离城十里的地方。
此处风景秀美——远眺静山巍峨雄奇,近看鸟语花香,门前不远处还有一条小河蜿蜒流过。
人置于此,宛如画中。
这块地不但包括三十亩水浇地,还有个不小的院子,院子分里、外两层,占地也有一亩多。
爷俩算了算,地可以租给别人种,一年光租子都可以收三十多担,就是爷俩什么都不干,这粮食都是吃不了的吃。
最关键的是,这块地的价格便宜,同样的地,即便在城外,也得价值千两以上,现在才要八百。
卖家说得好,“我急用钱,我这人就是好赌,欠了赌账,又借了高利贷,每天光还利息都要好几两,房产急于变现,价格谈成,立马衙门过户。”
马原再砍一刀,划价到七百,顺利成交。
爷俩心情大好,这块房产买得太合适了,等于是捡了个大漏儿!
转天爷俩告了假,打扫新家,晚上又买了酒肉,边吃边聊。
时至二更,爷俩刚要上床睡觉,就听窗外风声乍起。
静山城背靠静山山脉,冬暖夏凉,即便是盛夏,晚上从山里吹来的风依然清凉,现在是五月,夜晚的风还多少带着一丝寒意。
外面的风越来越大,树枝在清冷的月光下,被风抽打得,如同扭动着腰肢的妖灵,映在窗棂上,又多了几分鬼魅与阴森。
屋里的门窗都关着,但总有一缕阴寒若隐若现,阵阵莫名的气流,挑逗着桌上油灯的火苗左右乱晃。
摇晃的光线,给屋中平添了一层别样的恍惚。
爷俩心中莫名多了一丝不安。
忽然好像有人在推外面堂屋的大门,而且还很用力,弄得大门“哐啷、哐啷”作响。
爷俩所在是里院三间正房,中间是堂屋,两侧是厢房,也是卧室。
爷俩慌忙从右侧卧室中走到了堂屋中,马原非常害怕,便没敢马上开门,而是对着门大喊:“谁啊?谁在外面?”
没人回答,推门声也消失了。
马原点了个灯笼,照了照整个堂屋,堂屋除了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也没什么。
爷俩又进了左侧卧室中查看了一番,也没什么异常。
爷俩重新走回堂屋,看着大门还是非常迟疑,这深更半夜的,有人推门是什么情况?
他们刚住进小院就遭贼了?
爷俩小声嘀咕了几句,马原在前,段天问在后,做好了跟贼打一场的准备。
马原轻轻地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