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药名使用(1 / 1)
黄精是百合科黄精属植物。
一、外观特征
黄精根茎横走,圆柱状,结节膨大。叶轮生,无柄。花被黄绿色,花被筒中部稍缢缩。浆果球形,成熟时黑色。
二、生长环境
黄精多生长于林下、灌丛或山坡阴处,喜阴湿环境。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河南、山东、安徽、浙江等地。
三、药用价值
1 历史记载
?? 黄精在传统中医药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名医别录》中记载黄精“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 历代医家对黄精的药用价值多有研究和应用。
2 现代医学应用
?? 补气养阴:黄精具有补气养阴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等病症。
?? 健脾润肺:对于肺虚燥咳、精血不足、腰膝酸软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益肾:有补肾益精的作用,可用于肾虚所致的各种病症。
四、食用价值
黄精可以作为食材使用,常见的有黄精炖鸡、黄精粥等。这些食品具有滋补养生的作用。
五、注意事项
黄精虽然有很多好处,但在使用时也应注意适量。同时,脾虚有湿、咳嗽痰多及中寒泄泻者不宜服用。在使用黄精治疗疾病或进行食疗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熟地,即熟地黄,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经炮制加工而成。
一、外观特征
熟地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地柔软,断面乌黑色,有光泽。
二、炮制过程
生地黄经过蒸制或酒炖等方法炮制后成为熟地黄。炮制过程使其性味、功效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三、药用价值
1 历史记载
?? 熟地在传统中医药中应用广泛。《本草纲目》记载:“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 历代医家对熟地的药用价值多有赞誉和应用。
2 现代医学应用
?? 补血滋阴:熟地具有显著的补血作用,可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等病症。同时,也有滋阴的功效,对肾阴不足引起的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有较好的疗效。
?? 益精填髓:对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够填精益髓,强壮身体。
四、搭配应用
熟地常与其他中药搭配使用,以增强疗效。例如,与当归、白芍、川芎配伍,组成四物汤,用于补血调经;与山茱萸、山药等搭配,可补肾滋阴。
五、注意事项
熟地性质黏腻,有碍消化,故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在使用熟地治疗疾病时,应根据病情和体质,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莲子是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成熟种子。
一、外观特征
莲子呈椭圆形或类球形,表面浅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细纵纹和较宽的脉纹。一端中心呈乳头状突起,深棕色,多有裂口,其周边略下陷。质硬,种皮薄,不易剥离。子叶两片,黄白色,肥厚,中有空隙,具绿色莲子心。
二、生长环境
莲子多生长在池塘、湖泊等水域中。我国南北各地均有莲子的种植,其中以湖南、湖北、福建、江苏、浙江等地较为著名。
三、药用价值
1 历史记载
?? 莲子在传统中医药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其“主补中,养神,益气力”。
?? 历代医家对莲子的药用价值多有研究和应用。
2 现代医学应用
?? 补脾止泻:莲子具有健脾止泻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虚久泻、食欲不振等病症。
?? 益肾固精:对于肾虚遗精、遗尿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 养心安神:能养心安神,可用于心悸、失眠等病症的治疗。
四、食用价值
莲子可以作为食材食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常见的食用方法有莲子粥、莲子羹、莲子炖排骨等。莲子口感软糯,味道清香,深受人们喜爱。
五、注意事项
莲子虽然有很多好处,但中满痞胀及大便燥结者不宜食用。在使用莲子治疗疾病或进行食疗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