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朱棣的反击(3 / 7)
对抗,虽己方兵力处于劣势,但并非毫无胜算。
“诸位,朝廷虽有四十万大军,然其兵源混杂,调度不灵,且久居安逸,战力堪忧。我燕宁联军二十万将士,皆为精锐,又经多番战火洗礼,士气如虹。” 朱棣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
先锋将领赵刚抱拳请命:“殿下,末将愿率敢死队先行突袭朝廷大军,打乱其阵型,为我军创造战机。”
朱棣微微摇头:“赵将军勇气可嘉,但此举太过冒险。朝廷兵力众多,正面硬拼不可取。刘基先生,你有何良策?”
谋士刘基站出来,缓缓说道:“殿下,可先派出小股轻骑,在朝廷大军周围骚扰,佯装败退,引其追击。我军则在预设之地设下重重埋伏。此地可选在山谷之间,两侧山坡可埋伏弓弩手与投石车,待朝廷大军进入山谷,先以箭雨与巨石攻击,挫其锐气。”
朱棣点头思索:“此计甚妙,但朝廷大军若谨慎前行,不上当如何?”
刘基微微一笑:“殿下放心,朝廷新败之后急于求胜,且指挥官好大喜功,见我小股部队挑衅,定会追击。我军再安排一支疑兵,在远处虚张声势,让朝廷以为我军主力在彼处,分散其注意力。”
战争打响,朝廷大军浩浩荡荡而来。先锋部队看到燕宁联军的小股轻骑在前方挑衅,领军将领顿时怒不可遏:“小小叛军,竟敢如此张狂,给我追,务必将其全歼!”
轻骑按照计划佯装慌乱逃窜,朝廷先锋部队紧追不舍。当他们进入山谷时,朱棣一声令下,两侧山坡顿时万箭齐发,如飞蝗般射向朝廷军队。“放箭!不要停!” 弓弩手们齐声高呼。同时,巨大的投石车抛出一块块巨石,砸向敌军阵营,瞬间人仰马翻,惨叫连连。
朝廷军队阵脚大乱,指挥官在后方匆忙组织抵抗:“稳住!不要乱,列阵防御!”
此时,燕宁联军的主力部队从山谷两端杀出。朱棣一马当先,高呼:“杀!为了太平盛世,为了天下百姓!” 他手中长刀挥舞,寒光闪烁,所到之处朝廷士兵纷纷倒下。
燕宁联军的步兵们紧密配合,盾牌在前,抵挡着朝廷军队慌乱射出的箭矢,长枪随后刺出,如林的长枪如毒蛇吐信般收割着敌人的生命。“兄弟们,并肩上啊!” 一名联军士兵大喊着,奋勇向前。
朝廷军队虽人数众多,但在燕宁联军的突然攻击下,首尾难以相顾。部分士兵开始四散奔逃,却被燕宁联军的骑兵追上斩杀。
“将军,我们中计了,快撤吧!” 一名朝廷士兵惊恐地向将领喊道。
将领满脸不甘:“撤?往哪里撤?今日唯有死战!” 他试图组织起身边的士兵进行反击,但无奈士兵们已被吓破了胆,毫无斗志。
燕宁联军越战越勇,他们利用灵活的战术,不断分割包围朝廷军队。在一片混战之中,朱棣看准时机,直取朝廷军队的指挥中心。朝廷的指挥官见朱棣杀来,硬着头皮迎战:“朱棣,你莫要得意,我朝大军不会轻易被你击败!”
朱棣冷笑:“你朝廷腐朽,鱼肉百姓,今日便是你的末日!” 长刀与宝剑相交,火花四溅,几个回合下来,朱棣瞅准对方破绽,一刀将其斩杀。
朝廷军队见指挥官已死,顿时军心涣散,彻底溃败。燕宁联军乘胜追击,一路追杀残敌,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四十万朝廷大军在燕宁联军的巧妙战术与勇猛攻击下,土崩瓦解,朱棣率领着他的二十万将士向着胜利大步迈进,离他心中的太平盛世又近了一步。
朱棣骑在战马上,望着眼前如潮水般溃败的朝廷大军,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他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感到欣慰与自豪,自己精心策划的战略终于得以成功实施,燕宁联军的勇猛和坚韧也让他深感骄傲。“兄弟们,今日之战,足以证明我们的力量!这天下,正等待我们去重塑!” 他高声呼喊着,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的颤抖,目光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然而,在内心深处,朱棣也清楚地知道,这场胜利只是迈向最终目标的重要一步,前方还有无数艰难险阻。他想起了战争中那些无辜丧生的生命,无论是燕宁联军的士兵,还是朝廷的士卒,他们都只是权力争斗的牺牲品。“若这天下早日太平,何至于此……” 朱棣微微皱眉,眼神中闪过一丝悲悯,但这丝情绪很快被坚定取代,他深知,只有彻底推翻腐朽的朝廷,建立起一个清明的政权,才能真正避免更多的战乱与伤亡。
当他的目光落在那些四处逃窜的朝廷残兵败将身上时,心中没有丝毫怜悯。“这是他们的咎由自取,朝廷的腐败与昏庸,早已让百姓苦不堪言,今日便是他们付出代价的时候。” 朱棣握紧了手中的长刀,长刀上还滴着敌人的鲜血,那温热的触感仿佛在提醒着他战斗的残酷与真实。
此时,身边的一名将领兴奋地说道:“殿下,我们赢了!朝廷已不足为惧!” 朱棣微微点头,回应道:“此役虽胜,但不可掉以轻心。应天城内,尚有诸多变数,我们要尽快做好攻城的准备,以最小的代价夺取这座城池。” 他的声音沉稳而冷静,眼神中透露出对局势的清醒认识。
在应天城外的营寨中,士兵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有的士兵相互拥抱,欢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