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洋葱宇宙(1 / 2)
“这时候!”
“我继续投下一块石头,在第一个石头的位置的中心,这时候它又溅起了涟漪,给它10秒后,它又扩散了10几米远。”
“如此,我反反复复的朝着同一个水面扔石头,河面反反复复溅起涟漪,涟漪不断的向外影响着。”
“第一块石头的最外圈的涟漪随着时间即将消失时,我再扔下一块石头,那第一块石头的最外圈涟漪受到第二块石头的力,第一块石头的涟漪是不是会继续扩张,且被我们肉眼所观察到?”
此话一出,所有人顿时眼前一亮。
他们总算明白了。
第一块石头扔下,溅起15米远的涟漪,然后涟漪消失在肉眼中。
当第一块石头的涟漪还未消失在肉眼中。
这个时候。
第二块石头紧跟其后,再度溅起15米远的涟漪,由于二度发力,第一块溅射的最外圈的涟漪,可以持续到16米远。
然后继续!
第三块石头紧跟其后,再度溅起15米远的涟漪,由于三度发力,第一块溅射的最外圈涟漪,可以持续到17米远;第二块溅射的最外圈涟漪可以持续到16米远。
反反复复,这个波痕会持续得越来越大,直到大到一个极限,才彻底消失在人的肉眼里!
可实际情况呢?
第一块石头溅起的涟漪,依旧在微观层面上向外延伸着。
正如那句话:人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水!
思索通透后,观众们眉开眼笑,不得不惊讶于江哲的水平,竟然能将一个极其复杂的理论简洁化,这何尝不是一种水平!
“既然大家已经明白,那么请将这个石头与水面的小实验切换到宇宙大爆炸与宇宙大循环。”
“接下来大家将会明白!”
“我们最初最初最初的宇宙发生第一次爆炸的时候——宇宙所加速膨胀的涟漪一直在四面八方的运动着。”
“即使这个宇宙寿命到极限了,它又重新变回了黑洞,它又把所有的物质都吸收了。”
“它吸收后,所有的物质又重新喷发了,又重新形成了一个新的宇宙。”
“重新形成的这个宇宙依旧在向外不断的蔓延蔓延。”
“可是呢?”
“纵使这个宇宙如何加速蔓延,它的最大范围,也永远比不过真正的量子真空诞生的原始宇宙膨胀的速度,对否?”
“我们继续!”
“接下来是宇宙第二次毁灭,它又重新汇聚原初黑洞,它又爆炸了,波纹又向宇宙的四面八方蔓延去了。”
“它很快又蔓延到了极限,却依旧比不上第一次爆炸蔓延的速度,对否?”
讲述到此,他露出微笑。
“通过这几个小思想实验,大家便能清晰地发现——”
“最大范围的宇宙膨胀速度,永远都是由最本初,最起初的【量子真空】所诞生出的真正的·首个宇宙。”
“量子真空诞生的宇宙膨胀的速度,要永远大于第一个宇宙膨胀的速度,要永远大于第二个宇宙膨胀的速度,要永远大于第三个宇宙膨胀的速度。”
“以此类推,无限往后类推,直到此时此刻我们所生活的宇宙。”
讲述到此,江哲停顿一瞬,眨了眨眼,反问一句:“现在宇宙的形状相当于什么形状呢?”
随着话落,直播间内,弹幕如同海啸般爆发。
“什么形状,是什么形状?”
“好好奇,这样下来,总有一圈在宇宙最外围,这个像什么?”
“等等,让我捋一捋,量子真空诞生的宇宙在最外围不断蔓延,然后是第一次爆炸的余波在倒数第二层蔓延;第二次爆炸的余波在倒数第三层蔓延...该死,怎么一时间想不起来究竟是什么形状的?”
“该死该死该死啊,到底是什么形状啊,我想不起来啊!”
“...”
挨家挨户中。
每一位老中青观众们急得抓耳挠腮。
这种感觉到了,又猜不到的样子十分甚至九分的难受。
“老婆子,现在,立刻,马上,告诉我,宇宙是什么形状的。”
“你疯了吧,老头子;我怎么知道,只是很像某种东西来自;我想不起;皮球?”
“儿子,快出来,告诉我,小江老师说的宇宙到底是什么形状的?”
“爸,我才小学三年级啊,我哪知道啊?”
“...”
这情况,发生在苏市每家每户中。
.......
此时,京都理科报告厅内。
全场理科专家,华云峰,冯致远等人纷纷眉头紧蹙。
这就差临门一脚的感觉,实在太难受了!
华云峰扫视一圈台下,“现在,立刻,马上,谁知道,小江老师根据宇宙循环理论提出的复合宇宙模型,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此话一出,台下顿时议论纷纷。
“不,不,不知道啊!”
“猜不到,完全猜不到;但感觉总有一圈在最外围;然后倒数第二层,倒数第三层...啊啊啊啊,这特么到底是个啥形状啊?”
“或许,我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