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消息(1 / 3)

加入书签

第25章消息

听见“马成”二字,原本还有些醉眼朦胧的冯丰霎时间精神一振,刚刚还环绕周身的丝丝醉意立马消散一空了一一这可真是巧了,今日他刚去马成父亲的墓前祭拜过,天一黑居然就听到了马成的消息。可转念一想,马成如今乃是逃犯,远处且不说,至少南华乡里之中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这样的情形下,又加之他如今孤身一人、亲友俱亡,何至于半夜潜逃归来呢?

于是,冯丰立即打断了孙木的话,语气急切地问道:“你见到马成了?他现在在哪儿?可是在外遇到什么难处了?”眼见冯丰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显然对此十分上心,孙木放下手中的酒碗,先是回味地砸了砸嘴,然后才一一回道:“冯大哥是知道朐县北边大依山中有伙啸聚的山匪的吧?”

冯丰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孙木接着说道:“马成上个月杀人奔逃之后,无处可去,便投入大依山,本想先进了那山寨中混口饭吃。可大概半个月前,寨子中居然来了一伙百十人左右由徐州地界流窜而来的黄巾余寇!”

“山中贼人本就缺粮,这下平白多了百来张嘴要养,更是消耗甚大。他前两日无意中听闻那原本的山匪头子竞然向那黄巾贼子献计,知道咱们朐县中富户不少,想要前来劫掠一番。可是又惧于朐县兵马强壮,最后一番商议之下,竞然将主意打到了后山的别院身上!”

“马成他向来与冯大哥交好,两年前老母病故之时还受了冯大哥你不少恩惠,所以他听闻此事之后,便冒险连夜从山中逃了回来。“孙木叹了口气,“只是他杀人潜逃之事乡里皆知,故而回来之后也不敢露面,只能躲在里外的路边小材子里头看能不能碰见哪个熟人为你带话,恰好今日我回来时被他拦住,才让我走起紧来告诉冯大哥,最好早做准备!”

孙木话一说完,立马又端起酒碗猛灌了几口,这才将目光落到冯丰的面上,只等他的下一步吩咐。

先前说过,这位名叫冯丰的少年来历神秘。年纪轻轻、孤身一人,却又身怀武艺、家财颇丰,他平白无故地打通了各种关系,却只为了落户到上华里这佩僻地界。

若说刚来时,各家还不清楚他到底有什么底细是真的,但时间久了,难免露出些行迹来,尤其是这十来个跟冯丰相交甚密的少年、时常与他聚在一处玩闹,其实不少人都知道他和后山的乌山别院关系匪浅。至少,那潜逃的马成和眼前的孙木对此事都是心知肚明的。故而才会有今日这传信一事。

却不想,冯丰听罢之后,倒也是微微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开口却是先朝孙木问道:“那马成呢?现下你将他安置在了何处?”孙木一愣,下意识答道:“他正被乡里通缉,我也不敢将他带进里中,所以叫他躲到后山的小树林里去了。冯大哥你放心吧,我临走之前还将身上剩下的一块面饼也给他了!”

冯丰听后,这才点点头。

自打孙木火急火燎地冲进院子,屋内还清醒着的几人都将注意力落到了这边,听完二人对话之后,众人皆大吃一惊。这两年来,南华乡乡里之中年轻一辈基本上可以说都以冯丰马首是瞻,今夜能来冯丰家中赴宴的更是其中关系最为要好的一批人。这群少年大多家境不丰,不少都如同那马成一般受过冯丰不少恩惠,又都早对冯丰来历早有计较。是故这会儿一听说居然有黄巾流寇盯上了后山的乌山另院,都急了起来。

“冯大哥,我听说月余前黄巾又在徐州北海国一带生事,攻破了不少城池。虽然如今只是一伙散兵,但到底事关黄巾,绝非小事!还是早到别院报信,教崔小娘子心中有数吧!趁着时间还来得及,最好还是速报县里,请使君大人派来县兵来防贼为上!"少年之中有人急忙说道。“是极是极!"本来喝得连走路都有些打飘的石盘不知何时也凑到了面前,此刻也明显慌得不行,摇摇晃晃地就要往院外走去,“同去同去!”而这个时候,冯丰虽然脑内各种念头急转,面上却并未乱了方寸。看到石盘那路都走不稳的模样,他只叫道:“石盘,回来!”石盘虽意识不大清醒,但一听见冯丰的声音还是立即收住了脚步,扭头问道:“冯大哥,叫住我做什么?”

“大家先稍安勿躁,莫要着急!石盘你先回来坐下,大丈夫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你如此沉不住气,有何出息?"冯丰微微皱眉,语带责备地呵斥了石盘两句,才又环视了这会儿还有些意识围拢到自己身边的四五个少年,安抚道,“里口向来有伍长守夜,孙木白日做事耽搁晚归也就罢了,这会儿咱们一股脑兴冲冲地往外跑岂能不引人注意?马成如今有通缉令在身,可不能叫外人发现了他的踪迹!”

院中众人听罢之后,一看冯丰遇事如此镇定,都心中暗生佩服。虽说马成带来的消息主要是针对后山的别院,但南华乡下辖五个里都是绕乌山而建,这些少年全都出自南华乡里,故而他们听闻这个消息之后,全都有些慌乱。然而,冯丰却如此镇定自若,丝毫没有气短,仅仅是这样的气度,就远超过了他们不知厂成了!

二是觉得,冯丰在如此危急的境地下,还能如此周全地考虑马成的人身安全,心中不禁暗自佩服,觉得冯丰实在是仗义得很。想想也难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